近日,我國不少地方牛奶價格大幅上漲,一些乳制品企業甚至陷入“奶荒”,日均收購量不及往年一半。多位業內人士反映,一旦遭遇極端天氣、疫病等情況,我國牛奶產量就會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甚至遭遇“奶荒”,牛奶生產靠天吃飯局面難以根本改觀。
奶價大漲乳企面臨“奶荒”
“最近來收奶的開價越來越高,年初一公斤大概3.3元,現在已經漲到快4元了。”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靳莊村村民田文凱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奶牛小區中飼養了近400頭奶牛,今年入夏以來,前來洽談收奶的人絡繹不絕,開出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
不僅是濟南,山東多個城市都出現了牛奶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本周牛奶價格一改過去每公斤漲1-2分錢的態勢,擴大到每公斤漲6分錢。”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統計科副科長胡智勝說,目前山東的牛奶收購價格為3.78元/公斤,同比上漲18.6%,并已連續上漲10周。
農業部監測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生鮮乳的價格漲勢明顯。1月份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為3.40元/公斤,上漲4.3%;而到了9月第一周,這一數字達到了3.66元/公斤,上漲11.9%。
對于一些乳企來說,牛奶收購價格上漲正在增加生產成本。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副總裁聶克平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他們公司為了收購生鮮牛乳,平均每公斤需要多支付1.5元,漲幅約為50%。“尤其是規模化、規范化牧場產的牛奶,收回來的價格已漲到4.8元/公斤。”
“生鮮牛乳此輪漲價效應已經傳導至終端,蒙牛、伊利兩大乳企均已將液態奶的價格提高5%-15%。”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說。記者在濟南一些超市調查發現,蒙牛旗下的真果粒和特侖蘇產品已經陸續提價,其中,特侖蘇的價格從每箱59元漲到62元,真果粒每盒的價格從3元漲到3.5元。
不僅如此,部分企業即便是開出“高價”,也依舊要面臨“奶荒”的窘境。山東一些規模較大乳制品企業普遍反映,近期牛奶收購量急劇減少,甚至下降到不足原來一半。“原來我們一天從奶牛小區、養殖戶那兒能收160-170噸,現在只能收到60-70噸。”濟南一家大型乳制品企業負責人說。
來源:東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