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要成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僅靠進口葡萄酒是不可能的。目前進口葡萄酒年進口量不足30萬噸,占據中國市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中國的消費市場達到400萬噸以上,結合關稅等多種因素,進口酒是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的,占據市場主流地位應該是國產酒。
比較美國市場,上個世紀70年代初,美國酒類市場以啤酒和烈性酒(威士忌、馬丁尼)為主,葡萄酒的市場很小,進口葡萄酒占據葡萄酒總銷量70%以上的份額。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來自意大利、法國、德國的移民增加,跨國交流空前頻繁,毗鄰加州的以硅谷為代表的中產階層崛起,美國葡萄酒消費基礎成熟了。特別是1976年“巴黎裁判”事件以后,推動了美國本土葡萄酒崛起。本土酒評家如羅伯特?帕克、詹姆斯?薩克林的崛起,推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葡萄酒市場,本土葡萄酒占據葡萄酒市場75%以上的份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產葡萄酒要在中高端崛起,筆者認為可以借鑒美國葡萄酒的復興歷史,可以從兩個方面努力:
其一,品質與國際接軌。近兩年來,國產葡萄酒企業與國際接軌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酒款獲得了國際認可。多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屢屢出現,“毒奶粉”、“毒大米”等一次次挑戰著國人的信任底線,中國食品行業遭受著信任危機。在此大環境下,2011年中信國安葡萄酒業頗具前瞻性地提出了“產地生態”概念。
新疆地區工業不發達,特別是中信國安葡萄酒業所轄的天山北麓葡萄酒產區,沒有大工業,是難得的葡萄種植凈土。世界葡萄酒大師、美國葡萄酒文化教育協會資深教育家提姆?翰尼(TimHanni)認為“中國葡萄酒質量提高有賴于葡萄品質的提高,以及中國釀酒師技術的提高。”中信國安葡萄酒業在西部產區,是最早走上國際化之路的企業。8年前,法籍釀酒師弗萊德就擔任了中信國安葡萄酒業首席釀酒師,通過兼容并蓄中法釀酒技藝使得中信國安葡萄酒業的葡萄酒品質獲得了很大提升。據中信國安葡萄酒業的高層透露,2013年公司將聘請國際一流釀酒大師到新疆天山北麓產區進行技術指導,使品質與國際一流酒莊更加接軌。
其二,商業運作與專業的結合。中國葡萄酒的希望在西部,然而西部一些品質非常不錯的釀酒酒莊卻難以走出去。究其原因,在于這些酒莊只強調專業而忽視了市場運作,或雖知道市場重要,但對市場缺乏整合推廣能力。
著名葡萄酒營銷人王德惠認為,西部葡萄酒企業的運作理念應與重點主銷區域相結合,而不是僅僅到國際上參加各種獎項評比。中信國安葡萄酒業坐擁不可復制的新疆天山北麓優質資源,依托中信集團的強大企業實力,立足首都,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布局,營銷體系遍及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新疆。這種既注重葡萄酒品質又注重營銷的雙重策略有效的規避了西部產區資訊閉塞、人才整合困難的局面,在中國葡萄酒快速發展過程中,為中國葡萄酒“產區化”發展注入新鮮活力,勢必成為國內葡萄酒行業的主力軍。
來源:聯合早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