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綠爭霸之下無完卵 霸王敗退涼茶業


    時間:2013-09-11





      “去年的事了,確定不做了。”就外界對其退出涼茶業務的傳聞,霸王集團一位總監昨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作為廣東涼茶曾經的一方霸主,霸王涼茶一度年銷售過億元,然而與上清飲一樣,受涼茶兩大巨頭的擠壓,最終還是被公司“斷臂”。

      為此,有涼茶業人士就指,廣東作為涼茶發源地,企業從遍地開花走向王老吉、加多寶兩大巨頭之爭,這對于行業是利是弊有待觀察。

      霸王步香雪后塵

      雖然一度年銷售跨過億元大關,但霸王涼茶最終還是被外界說中,而步了香雪制藥的上清飲的后塵。

      由主營中藥日化洗護主業到“跨界”生產涼茶,霸王這一布局雖一開始不為外界看好,但一度也曾風光。霸王集團2011年財報顯示,其涼茶業務一度實現1.18億元的收入,占霸王集團總收入的13.3%。

      然而,隨著加多寶與廣藥世紀涼茶之爭在2012年正式步入終端大戰,霸王涼茶2011年銷量激增的態勢戛然而止。數據顯示,其2012年上半年僅實現1600萬元的涼茶營收,同年下半年的收入更是不足100萬元。

      先知先覺的香雪制藥則似乎更早預料到了兩強爭霸下,二三線涼茶可能遭遇的寒冬。香雪市場部負責人時至今日未公開承認已停產上清飲,但其旗下主營飲料的子公司香雪亞洲早已經將100%的精力投向了廣東本土碳酸飲料沙示。

      根據香雪制藥招股說明書披露,上清飲涼茶2007年的年銷售收入依舊高達2970萬元,但到了2010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已經降至30.53萬元。

      依照外界的說法,業績的持續虧損是霸王集團不得不“斷臂求生”,停做涼茶業務的主要原因。霸王集團半年報顯示,半年虧損8601萬元,上市時融資所得16.66億港元幾乎已全部虧完。

      不過,霸王集團前述總監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公司不做涼茶業務,主要還是因為在兩強相爭之下,看不到市場機會。

      “其實得益于今年4月份啟動的業務模式調整和成本控制,相比去年,公司已經在大幅減少虧損,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實現盈虧平衡。”該位總監如是指出。

      公開數據顯示,霸王去年一度虧損多達6.18億元,僅去年上半年虧損就超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沒了涼茶業務“拖累”的霸王,虧損已經縮至8000萬。

      二三線品牌紛紛式微

      事實上,受王老吉、加多寶兩強終端大戰,尤其是價格大戰影響的二三線涼茶品牌,遠不止霸王和上清飲。

      南都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市內華潤萬家、百佳、好又多、勝佳、興安等商超,即發現二三線品牌涼茶在終端鋪貨方面的劣勢已經顯露無遺。

      華潤萬家石牌橋店的涼茶區,即由加多寶、王老吉占據最優位置,深暉、百方、清酷等涼茶軟飲則基本上被放在了相對較差的位置。以加多寶為例,其罐裝瓶裝總共占據六排12罐罐裝長度的位置,超過其他二三線品牌涼茶的總和。而在同一貨架的另一端盒裝涼茶銷售區,又數王老吉最為顯眼,該品牌同時還在商城另一個區域設有一整個促銷貨架銷售紅罐王老吉。

      好又多崗頂店的情況與華潤萬家石牌橋店類似,紅罐、瓶裝的加多寶和紅罐、瓶裝的王老吉占據核心位置,該商場所售賣的涼茶也以紅罐、瓶裝的加多寶,紅罐、綠盒、瓶裝大小瓶的王老吉為主。其中,王老吉占據六排十八罐紅色罐裝和九瓶綠色盒裝長度的位置。加多寶占據涼茶區另一端的六排十八罐紅色罐裝的長度;在這兩種品牌的中間區域,諸如黃色盒裝的寶慶堂四季涼茶,紅色瓶裝的深暉涼茶王,紅色盒裝的深暉清涼茶,紅色盒裝的百怡清涼茶飲料,瓶裝的和其正,瓶裝的清酷綠涼茶總計也就大約占到整個涼茶區一半多一點的位置。

      除了大型商超賣場,小型連鎖商超涼茶區,這一原本二三線品牌的主陣地,也有被兩大涼茶巨頭吞食的勢頭。以勝佳超市為例,目前該超市在售的涼茶不是王老吉,就是加多寶。興安超市暨大店,加多寶、王老吉、鄧老、和其正、晨光、百泓雖在涼茶區所在面積相差無幾,但前兩大品牌均另有貨架在售。

      兩強爭霸利弊有待觀察

      或許是得益于對二三線品牌涼茶份額的擠壓,涼茶兩強的銷售在快速增長。今年王老吉紅罐和綠盒王老吉的銷量,廣藥方面已經公開表示預計有望達到150億元。而加多寶方面則宣稱2012年銷量即已超200億元,今年將再創新高。

      而廣東其余本土涼茶的發展則明顯受到抑制。黃振龍方面此前向南都記者稱,其灌裝涼茶即將在廣州市內全面鋪貨,不過,來自超市終端的情況,則顯示其鋪貨進程相當緩慢。

      “不到7%,這一飲料行業的平均凈利率,對很多廣東本土的二三線品牌來說很難維持,但對兩大巨頭來說,卻可以為了市場做戰略性的降價。兩強相爭,對廣東涼茶整體發展而言,究竟是利是弊,目前還不好說。”一位廣東本土的涼茶業人士如是指出。

      南都記者則注意到,此前不被市場看好的印尼恩尼世集團EnesisGroup旗下洋涼茶品牌清酷,已經在試圖打“功效牌”搶占市場份額。依照該品牌方面的說法,其目前渠道覆蓋率已經達到90%。

      [數據]

      華泰證券:根據最新終端調研結果,2012年中國涼茶市場出廠含稅規模約240億,終端銷售額超過350億,預計增速超過30%,其中加多寶和王老吉紅合計增長約60%。

      [數據]

      霸王涼茶近三年收入

      2010年0.699億元

      約占霸王集團總收入的4.7%

      2011年1.18億元

      約占霸王集團總收入的13.3%

      2012年1700萬元

      約占霸王集團總收入的3.0%

      [記者觀察]

      兩強爭霸,后戲如何?

      廣東涼茶這一響當當的產業,能否在兩強爭霸的情況下繼續走好,業內眾說紛紜。不過,得渠道者得天下,這話不論對傳統的涼茶鋪抑或現如今大行其道的預包裝涼茶而言,都依舊是真理:在傳統時代,涼茶鋪開得越多,其江湖地位勢必越穩;而在預包裝時代,隨著涼茶兩大巨頭渠道大戰的開打,二三線品牌涼茶紛紛式微的情況從廣州市場終端鋪貨的形勢即可見一斑。



     或許有人會說,在競品競爭的情況下,隨著涼茶價格戰的收尾,二三線品牌涼茶依舊有機會分到低價涼茶的蛋糕。但終端的擴張力度外加品牌的力量,二三線品牌涼茶能否最終留住自己的陣地,確實不好說。以王老吉為例,其今年的營銷費用已經預了30億元,加多寶在這方面的投入同樣大手筆。

      當然,對于非廣東品牌的涼茶或能否大戰中成為“漁翁”的說法,筆者也持保留態度。多少年前,汾煌可樂、非常可樂紛紛敗走江湖,還歷歷在目。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