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產業布局不合理主要源自于行政管理體制的條塊分割。簡單地說就是以行政手段為主,并借助于經濟和法律手段,從保護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利益出發,推行偏袒性政策,破壞市場秩序和競爭。
縱向為條,橫向為塊。所謂“條”,是指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體系,比如從國家工商總局到地方工商所的工商系統,就是縱向行政管理體系;所謂“塊”,是指區域執政者統管區域內所有行政事務的橫向管理體系,比如赤水河被行政切割為四川省、貴州省兩部分,均按照各自規劃進行流域管理。
在計劃經濟時期,所有的自然和社會資源都按照行政管理的方便性進行條塊分割,并且通過利益結構、行政管理機制固化下來,堅不可摧。然而,正是這種以行政方式作出的區域劃分,人為地撕裂了釀酒的自然資源的連續性,為白酒行業按照自然資源分布和市場規律發展、組合資源制造了極大的障礙。
首先,破壞了白酒產業布局。條塊分割的一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各自為政:比如,赤水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問題一直難以協調;眼看著白酒能賺錢,各個區域不管有沒有條件,都要上白酒項目;茅臺酒廠不能有效清理茅臺鎮,無法對自己多年培育和宣傳出來的風土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構想在最初只能在四川境內推行;宜賓城區開發已經到達五糧液酒廠門口,酒廠周邊環境加速惡化……
其次,割裂了自然資源和市場。條塊分割在市場上表現為地方保護主義。出于保護地方稅源、權力尋租等原因,很多地方行政機構樂意為本地白酒企業提供保護,為外來品牌設置障礙。這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市場上存在大量區域性小品牌,它們沒有市場競爭力,甚至沒有釀出好酒的基本條件,但卻能多年不倒,這種情形嚴重降低了白酒行業整體效率和發展水平。二是市場被切割成為小塊,為商貿企業跨區域發展形成壁壘。
在白酒文化的組成元素中,風土氣候等自然資源都是極其重要的基礎元素,將這些因為條塊分割而分離的自然資源連接、組合起來,將產生巨大價值。中國酒類市場規模很大,但由于行政割據,酒類商業機構迄今為止都沒有找到有效突破區域限制的方法,導致酒類商業力量一直處于被支配地位。這與當前的環境有關,也與商業機構自身的發展水平有關。
產業整合就是要打破這些條塊和壁壘,讓整個產業以回歸本質的方式重新鏈接自然資源,重新構建市場的結構,形成適應白酒產業特性的布局。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