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醬香之旅黔酒探秘”活動啟程,跟隨國內知名白酒評論員晉育鋒、白玉峰等酒界達人,走進有著“中國酒都”之稱的貴州仁懷,探訪金力特、酒中酒、國臺酒、甲秀樓等一批極具個性的原生態醬香型白酒廠家,體驗“九次蒸煮、八次攤晾、七次取酒”的醬酒獨特生產工藝,品鑒到了各具特色的美酒。8月26日,黔酒探秘一行人返回重慶并舉辦了分享講堂。
行業拐點尚未到來
在分享講堂上,晉育鋒從宏觀經濟的角度深入分析了2013年是否白酒拐點之年的問題。他提出,從1988年白酒行業放開的24年來,巧合地經歷了3個8年:1988年-1996年的上升、1996年-2004年的下降和2005年至今的上升。
白酒產業是具有波峰性的遞進周期的,基本上是8到10年一個周期;宏觀經濟與白酒成正相關關系,但白酒要滯后兩到三年。白酒行業增幅與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成高度正相關關系。2012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量為1153萬噸,這一指標說明行業目前還處于這一輪增長的高峰時期。
晉育鋒認為,白酒行業大量的新增產能尚未釋放,各地規劃建設的新增白酒工業用地高達180萬平方公里。綜合這些數據,2013年的市場變化只是開始,現在只是盤整期,2014年或2015年白酒行業才到谷底,產業周期大拐點正式來臨。
發展潛藏“年輕危機”
“白酒行業最大的危險不在產能、不在降價,在于消費斷層。”在現場分享過程中,晉育鋒、白玉峰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年輕消費者對于白酒的疏離。特別是85后-90后年齡段的人群,對于白酒知識的陌生、不認為自己有消費白酒的理由,才是白酒行業調整中最大的危機。他們指出,白酒企業必須切實轉變廠商對消費者高高在上的傳統模式,而要走以用戶體驗設計產品而后營銷推廣的現代道路,這將是全行業需要共同面對的首要挑戰。晉育鋒認為,時尚化是不是白酒開發年輕人市場的必由之路并無定論,但是,目前的一切嘗試都是值得肯定的,白酒行業破解年輕消費者之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來源:重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