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五糧液舉行經銷商溝通座談會,要求經銷商順價銷售,并要求一批價739元/瓶以上銷售,目標價為799元/瓶。有經銷商稱,瀘州老窖將上調國窖1573經典裝的批發指導價、消費者成交價。具體為52度國窖1573經典裝二批指導價格上調20元/瓶,消費者成交價不低于700元/瓶。
五糧液利用其商品的獨有性、稀缺性、相對控制性,通過召開年終經銷商座談會等形式,強令規定經銷商一批即第三人的具體“最低批發售價739元/瓶以上”,阻礙市場自由形成更低或更合理的價格,這一做法是否構成價格壟斷,確實值得探究。
瀘州老窖雖然并沒有明確強令所謂的最低批發、零售價,而是通過指導價的方式要求經銷商二批統一漲價20元,且與消費者成交價不低于700元/瓶。考慮到其對瀘州系列酒的獨有性、稀缺性、相對控制性,且嚴令統一漲價,無疑戳穿了其所謂的指導價,其實就是變相的強制命令最低批發或零售價,也是和五糧液一樣的價格壟斷行為。
針對價格壟斷的質疑,價格執法部門應及時行動,對此進行深入的查證。如果“最低限價”確實屬于價格壟斷,就要祭出法律之劍,采取必要管理措施進行干預和處罰。
此外不能不說的是,國內有白酒企業2013年就因為“最低保價令”等價格壟斷行為被罰款,其中五糧液被罰2.02億。不想剛過去3年多時間,就痼疾重發。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依法對其進行快速嚴厲查處的必要性。
近些年,由于多重原因國內白酒全行業不景氣,酒企的確過了一陣苦日子。現在形勢開始好轉,我們也替酒企高興。我們期待廠家能夠抓住時機積極應對,通過有效提高酒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等贏回市場,而不是依靠價格壟斷等違法謀取利益的形式提升業績。對相關企業而言,不管是直接的限制最低批發價,還是變相的最低指導批發或零售價,也許能獲得一時的業績,可損壞的不但是企業形象,更重要的是白白浪費了企業良性轉型發展、以及長久健康運行的契機,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甚至還會涉嫌違法,實在得不償失。而這,對所有酒企都是一個警示。
來源: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