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報發布進入尾聲,A股9家乳企三季報業績全部出爐,在當前整個經濟走勢下行壓力較大、消費乏力的背景下,乳企們今年前三季度的效益如何?在行業低迷的環境下,它們又是如何實現業績的增長的?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9家乳業上市公司中有6家實現了公司凈利潤的同比增長,3家公司業績同比下滑。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原奶價格自2015年至今持續下滑,受益于奶價下跌紅利,乳業的業績出現增長,但是,奶粉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愈演愈烈,導致以奶粉為主業的乳企業績下滑幅度較大。
受益于原奶低價紅利
六成乳企業績增長
統計顯示,A股9家乳業公司分別為天潤乳業、皇氏集團、科迪乳業、麥趣爾、燕塘乳業、三元股份、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和貝因美,刨除皇氏集團營收增長包括影視文化外,六成乳企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按照業績增幅來看,三元股份前三季度的業績增幅最大,在報告期內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328.52%。其次是天潤乳業,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08.45%。
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報告顯示,三元股份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5.96%。
另外,伴隨著三季報的發布,三元股份同時還宣布,鑒于唐山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已取得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許可證,為滿足公司嬰幼兒乳粉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勢、銷售需求和公司整體布局,公司擬收購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唐山三元70%的股權。最終交易價格以經國資監管部門核準的唐山三元資產評估結果為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增長的乳企中,天潤乳業不僅實現了凈利潤增長1倍的好成績,公司的營收也出現了同比增長53.85%,成為9家乳企中營收增幅最大的企業。
根據天潤乳業三季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8億元,同比增長53.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80.89萬元,同比增長108.45%。
而作為國內龍頭企業的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同樣在報告期內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不過,兩家公司的營收增幅甚微。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6億元,同比增長69.45%。而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3.89億元,同比增長20.69%。
對于上述業績增長的企業,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上述乳企之所以保持了業績的同比增長,除了公司優化產品結構,進行渠道創新外,還得益于原奶低價紅利。
宋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5年至2016年,國內生鮮乳大幅下跌,上述乳企2016年與奶農簽訂的收奶價格下降了10%左右,導致成本下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加。對于天潤乳業來說,公司今年在華東市場銷售表現非常好,因此帶給企業凈利潤的同比增加。而三元乳業來說,受益于嬰幼兒奶粉的銷售增加,導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
不過,除了低奶價及公司產品創新帶來的業績增幅外,《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三季度乳企們收到的政府補助遠大于去年同期。
統計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9家乳企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合計為3.3億元,而今年1月份-9月份,9家乳企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為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億元。
奶粉業競爭殘酷
貝因美前三季度虧損4億元
相比業績的高增長,貝因美、麥趣爾和科迪乳業3家乳企今年前三季度出現業績下滑,其中,貝因美延續去年的虧損勢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繼續虧損,并成為A股乳企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乳企。
根據貝因美三季報公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0億元,同比下降30.7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億元,同比下降89.44%。
對于股東虧損原因,公司在三季報中解釋為主要受本期營業收入減少影響,相應凈利潤減少所致。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雖季度環比略有增長,但仍遠低于預期,同時終端競爭激烈,營銷費用投入依然較大,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累計凈利潤進一步虧損。
而麥趣爾和科迪乳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2億元和5.9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6.23%和19.2%;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607.27萬元和6892.49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9.27%和3.4%。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麥趣爾本年度受市場宏觀影響中秋節銷售及盈利較上年同期降低,并且本年度將公司卡券銷售業務根據《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卡券管理制度》規定,對公司已銷售并收款的超過3年無任何消費記錄的卡券,按照規定進行核銷,計入“營業外收入”核算。
分析上述幾家乳企三季報業績,宋亮表示,凈利潤增幅較大的乳企并不能說明國內乳業銷售出現回暖,也不代表著乳企業績出現大幅好轉,因為,上述乳企中除了天潤乳業外,其它乳企的營收增長非常小,乳企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生鮮乳價格大幅下滑帶來的紅利,而對于嬰幼兒奶粉行業來說,受奶粉價格體系混亂、產能過剩影響,下半年奶粉行業非常難做,明年依然不樂觀,只有等到新政實施完畢之后,奶粉行業才會好轉。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