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十二連增”后如何解決“去庫存”難題?怎樣避免農民“賣糧難”?口糧安全如何保證?針對當前我國糧食領域的熱點問題,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一一作出回應。
糧食“去庫存”是收儲工作的“牛鼻子”
“目前全國糧食庫存居歷史最高點,其中1/6的糧食儲存在簡易倉囤,這使安全儲糧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任正曉說。
據他介紹,5月下旬開始,夏糧收購就要全面展開,預計今年夏糧收購總量將在1600億斤以上。
糧食如何“去庫存”?
“合理消化糧食庫存是做好整個糧食收儲工作的‘牛鼻子’。”任正曉表示,國家糧食局一直在抓緊推進糧食“去庫存”,盡快騰出倉容收購新糧。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售糧食3351億斤、加工轉化糧食1197億斤。目前,夏糧主產區的糧食部門都已制定了便利各類售糧主體賣糧的收儲預案,努力避免出現農民扎堆賣糧、排長隊賣糧的現象。
解決好玉米銷路問題
今年的玉米收購會不會出現農民“賣糧難”問題?任正曉表示,要多措并舉搞活玉米流通,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
“一是要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糧。”任正曉說,國家和地方政府將加大玉米收購的信貸支持,加強市場信息服務,鼓勵支持廣大玉米收儲加工企業拓寬收購渠道,把農民的玉米收購好。
同時,國有糧食企業要帶頭入市收糧,千方百計為農民排憂解難。
此外,要加快玉米的加工轉化。鼓勵廣大飼料企業、玉米加工轉化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加快轉化,變儲糧于糧庫為流通于市場。
任正曉說,要加強對糧食收購市場的監督檢查,從重從嚴的打擊壓級壓價、“打白條”等坑農害農行為,維護糧農的利益。
“五道關”嚴保口糧安全
在糧食庫存歷史最高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陳化糧,口糧安全怎么保證?對此,任正曉回應稱,為了把好口糧安全關,有關部門有五道關口嚴控。
把好糧食收購入庫的檢驗關,不安全的糧食不準入庫;把好庫存糧食日常的檢查關,防止糧食發生霉變;把好政府部門的抽查抽檢關,對企業儲糧的質量狀況進行隨即抽查監管;把好糧食銷售出庫關,防止有毒有害的糧食銷售出庫;把好有毒有害糧食的監管關,對經過檢驗、認定是有毒有害的糧食立即封存起來,實行定向處理、全程監管。
“通過以上五個關口的嚴控,切實防止這些有毒有害糧食進入口糧市場,確保糧食的食用質量安全。”任正曉表示。(朱婷)
來源:人民政協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