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優質乳工程"朋友圈" 國內40多家知名乳企聯手發力供給側改革推動民族乳業提質增效升級


    作者:張 東    時間:2016-04-29





      近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上,新希望乳業、長富乳業、光明乳業、三元乳業等國內40多家知名乳企紛紛響應加入優質乳工程“朋友圈”,在打造優質乳品上保持初心、堅持匠心,以更生態的環境、更優質的奶源、更先進的工藝、更嚴苛的標準,不斷提升乳品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讓消費者在乳品消費中有更多“獲得感”。


      “在當前價格、原料、技術、標準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民族乳業實現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由之路。”不少乳企負責人表示,乳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而代表著更新鮮、更安全、更天然、更營養的巴氏鮮奶,不僅順應了國內消費升級的大勢,也必將引領乳品產業升級的步伐。


      在當前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國內乳業也進入全面轉型的特殊時期,步入緩慢增長階段。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乳制品累計產量為2782.5萬噸,同比增長4.60%。與乳業整體增長趨緩不同,液態奶中的低溫奶仍保持較高增速,特別是巴氏鮮奶快速增長。據悉,巴氏鮮奶近年每年保持著24.3%的增幅,是乳業整體增速的4倍。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認為,乳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快一體化建設,實現“種養加”一體化、“產加銷”一體化。同時要加快現代奶業建設,在養殖方面,要加快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養殖進程,從根本上提升養殖水平,實現增產、提質和增效;在加工方面,要加快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維護和鞏固民族品牌。


      在此次論壇上,來自國內乳品行業的企業領袖以及知名科研院所、品牌營銷機構的專家學者,還圍繞“巴氏奶發展趨勢——中國乳業突圍之方向”、“論優質乳工程的重要性”、“如何打造互聯網暢銷品”、“話新鮮·享創新·逆增長”等進行主題演講并展開頭腦風暴,通過激烈的思想交鋒為乳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厘清新思路、探尋新路徑。


      據了解,本次盛典更加注重聆聽消費者的需求和心聲,凸顯了“用戶思維”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意義。5位生于不同年代、來自不同區域的消費者代表,現場講述了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價值觀和消費觀,讓企業代表們意識到只有緊跟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提供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給,才能真正提振消費者對中國乳業的整體信心。


      為了樹立行業標桿,引領產業升級,本次論壇還設立了“新銳瑯琊榜”區域型乳企領鮮產品、領鮮營銷、領鮮人物3項大獎,旨在表彰為巴氏鮮奶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及領軍人物,激勵更多企業投身優質乳工程“朋友圈”,并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暢銷品,為疲軟市場注入新鮮活力。


      在優質乳工程建設上,攬獲領鮮產品、領鮮人物2項大獎的新希望乳業,無疑是其中最積極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其全產業鏈升級模式也為處于行業拐點的中國乳企提供了新的啟示。近年來,新希望乳業依托城市發展,致力于打造中國鮮奶第一品牌,并連續5年保持30%~40%的高速增長,增長率在行業內名列前茅。目前,新希望乳業已經通過并購、合作、聯姻等方式將版圖擴大到全國12個省市近20家乳企,形成了分布于西南、華東、華北等地的聯合艦隊。其中,新希望乳業投入6億元巨資打造了中國西南最大低溫工廠——華西乳業郫縣工廠,該工廠已成為新希望旗下最具規模效應和標準產能的旗艦工廠。


      與此同時,新希望乳業還在全國大力推進“鮮戰略3.0”——通過打造完整鮮奶產業鏈,實現牧場、工廠、市場的三位一體。該公司還發起“萬人見證新鮮夢工廠”活動,其下屬工廠為消費者全天候開放,讓消費者親身體驗“透明工廠”,全程見證放心品質。


      “能生存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壯或者最智慧的物種,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物種”。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表示,當前國內乳品行業正面臨“互聯時代”、“奶源紅利”、“消費升級”等諸多機遇,企業應不斷順應供給側需求,調整自己的戰略布局和產品路線。同時積極擁抱社群經濟,為消費者營造一種新鮮、便利、時尚的生活方式。(張東)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