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案信息發布重在全面客觀


    時間:2016-04-15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9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上海市公安機關偵破的制售冒牌嬰幼兒配方乳粉案件督查情況。食品安全辦表示,在偵破案件過程中,上海公安機關委托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對冒牌“雅培”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檢驗,共檢測微生物、營養素等14項關鍵項目,所檢項目均符合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鈣含量略低于“雅培”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明示值。


      此前,針對上海公安部門破獲1.7萬罐冒牌奶粉案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上海公安部門已經對查獲的假冒奶粉進行了產品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食藥總局的這一表述,所以會在網上引發質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該信息發布有失全面客觀。


      而國務院食安辦的通報,則公布了對假冒奶粉進行鑒定的機構名稱,以及具體檢測了的項目。在指出所檢項目均符合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同時,也指出假冒奶粉中的鈣的含量略低于正品“雅培”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明示值。相比于此前食藥總局的表述,國務院食安辦的表述,無疑更為全面客觀。


      食藥總局在有關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表述引發質疑后解釋,此前之所以公布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的信息,“主要是提醒消費者不要恐慌”。這無疑是出于安撫消費者,使其免于恐懼的良好初衷。但是,食藥案件發生后,唯有全面客觀地說明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危害情況與食用后果,才可能起到讓消費者免于恐慌的效果。食藥案信息發布有失全面客觀,不單難以起到安撫消費者的效用,還可能如此次食藥總局稱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后,有嬰兒家長表示的,反倒變得“更加恐慌了”。


      此次食藥總局有關假冒奶粉“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表述引發質疑,實際上是一堂生動的食藥案信息發布教育課,警示各級各地政府部門發布食藥案信息務必全面客觀,才能從根本上起到令消費者免于恐懼的效用。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