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近日,記者發現南京路上的新雅粵菜館內人頭攢動,不少散裝半成品都已標上了“售罄”的字樣。
10種散裝半成品已售罄
“小伙子,這個明天還會有嗎?”一片嘈雜聲中,市民何阿姨指了指售罄的菜品,拉著銷售小哥詢問。昨天,記者在南京路新雅粵菜館看到,不大的店面里擠滿了40多位排隊的顧客。
何阿姨告訴記者,節前菜價又貴,買的地方也少,就想提前買點半成品回家囤著。記者看到,標價牌上,八寶辣醬、黑椒牛柳、雪菜目魚等10道菜品都已售罄,占所有銷售產品的近2成。
記者在福州路杏花樓總店看到,今年杏花樓推出4套春節年菜禮盒,價格從528至1588元。一位黃牛告訴記者,今年黃牛手里的票券價基本是票面價的85折,最高檔的1588元禮盒讓利到1300元,但即便如此,仍少人問津。
網上銷售增加2成
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告訴記者,今年年夜飯半成品套餐銷售基本與去年持平,但銷售渠道卻有向網絡轉移的趨勢。
“今年網絡銷售同比增2成左右。”金培華指出,這也是消費模式逐步轉變下的新趨勢。“有企業通過電視平臺賣年夜飯半成品套餐,半個小時就賣掉上千份。”
金培華表示,年夜飯半成品的主要消費集中在500元左右的套餐,價格過高的確實銷售堪憂。“今年團購下降10%,雖然工會福利有所放開,但總體來看,操作仍謹慎,大量團購訂單已不復存在。”
面對轉變,企業也及時應對。記者從上海老飯店了解到,近年來,老飯店年夜飯半成品銷售總量有所控制,購買群體也從原來的單位團購變成純散客購買。
上海食品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高克敏表示,年夜飯半成品如今已日趨平民化。一方面,消費者會考慮是否物有所值,這導致高價禮盒難現曾經的風靡,另一方面,市場中必須有中高端商品存在,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因此,企業也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及時調整供應量。銷售仍以老牌為主
今年,部分廚師上門App和便利店、超市都選擇退出。有試水企業告訴記者,去年推出半成品后銷量沒達到預期,今年將不再增設半成品預訂。
金培華指出,年夜飯半成品銷售主要還是以老牌餐飲企業為主,一些新模式雖進入市場試水,但整體銷量不大,選擇退出也是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邵未來
來源:東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