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全球領先啤酒釀造商百威英博攜手中糧麥芽呼倫貝爾公司,在內蒙古發起了一場尋“麥”之旅。期間,百威英博的大麥種植專家與當地農業專家、農戶代表共同分享、交流了關于大麥種植的故事,并展示了如何通過大麥育種和田間智能管理,讓一粒大麥蛻變為優質的麥芽。
涌動的麥浪中,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五九、農業部大麥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張京、中糧集團啤酒原料部副總經理董順鋼、百威英博亞太區原材料采購總監肖高求、美國布希農業資源公司代表及呼倫貝爾當地領導共同參觀了位于呼倫貝爾牙克石周邊的百威英博大麥訂單農業種植示范田、布希農業資源公司育種田,以及中糧麥芽呼倫貝爾公司的生產基地。
來自百威英博旗下的美國布希農業資源公司大麥育種專家李有春博士,更在示范田實地的“田間大學”為當地農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大麥育種、種植相關的最新理念和研究成果。自2007年起,布希農業資源公司在內蒙古地區,先后引進多種優質麥種,不僅適合內蒙古種植,且產量、質量、長勢均優于當地品種。百威英博旨在通過培育優質麥種,幫助改善中國啤酒大麥基因庫,促進國產大麥品質提升。
智能大麥,“麥”向農業3.0
在科技互聯網大行其道的現在,以現代科學技術貫穿育種育苗、植物栽種管理、土壤及環境管理的農業3.0將成為“十三五”規劃中發力的重點。
據了解,專業的育種技術和全面的種植信息是百威英博打造智能大麥的“利器”。百威英博依托于世界頂級的科技實力和專業的技術平臺,為大麥種植農場和農戶提供定制化、創新型解決方案,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環境負擔。例如,通過利用田間智能管理軟件—SmartBarley智能大麥,農場和農戶可以獲得與生產和環境效率相關的30多項量化指標,進而分析出種植方式的差異和提升空間,還可以隨時和全球的農場比較自己相關生產指標,找出差距,尋找大麥種植最適宜的方式。對于習慣“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傳統農業,這無異于開啟了一座寶庫。
而與線上信息相匹配的,是百威英博專業的農育師團隊與新型的訂單農業采購方式。在內蒙,建立了百威英博、中糧集團與種植戶的三方大麥種植、收購協議,確保原料的安全性,也保證了種植戶的收益,同時極大降低了百威英博的供應鏈和市場風險。
據悉2014年,百威英博在內蒙古、江蘇和甘肅等種植區,共有5萬多噸大麥采購于訂單農業。預計到2020年將在中國至少有20萬噸訂單農業大麥,種植面積達44萬多畝。
溯源只為讓消費者放心
近幾年,產品源頭越來越被重視,原料質量逐漸成為食品飲料行業關注的熱點。百威英博作為啤酒行業的領導者在嚴控原料質量上,可謂一絲不茍。
在麥種培育標準上,百威英博堅持保證麥種的高產、抗病,并要求大麥籽粒飽滿均一、蛋白含量保證在11-13.5%。并且每粒麥種需要先經過3-4年的田間選擇、DNA選擇和溫室抗病鑒定后,才會送至百威英博全球各地實驗點進行田間試驗、品種鑒定。在經過長期品質篩選后,再投入商業生產。
在全球,百威英博擁有美國、中國、加拿大、印度、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11個試驗點。在中國,百威英博強有力地支持各地育種專家培育啤酒大麥新品系,更攜手新疆、甘肅、內蒙古、江蘇、云南等地的農業科研機構,已成功引入47個品系的國外優良麥種,在發芽、抗倒伏性能等方面,均收獲良好反饋。
對此,百威英博亞太區原材料采購總監肖高求,在發言中表示:“無論是智能大麥項目還是對麥種品質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百威英博希望從中做到的是,幫助中國啤酒大麥種植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這是企業的責任,更是我們在全產業鏈中的價值體現。”
踐行諾言,農業環保的先行者
農業種植中的水資源高效使用,同樣是農業發展由粗放轉向精細化的重要方向。中國大麥產區主要集中在缺水區域,今年,百威英博大麥項目所在的呼倫貝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為當地農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水資源的利用直接制約和影響大麥產量與質量,在降低用水風險及改善用水管理方面,百威英博也在積極探索和研究,不斷優化灌溉設計,探索新的節水途徑。僅通過2014-2015兩年的水分灌溉試驗和合作交流,已將種植的兩次灌水降至一次灌水,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
“百威英博在注重啤酒原料品質的同時,亦不忘對環境的責任,為整個行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們希望兩者能繼續同步發展,用中國產的優質大麥,釀造世界一流品質的啤酒。”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