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食品抓“一帶一路”機遇練好內功方能暢銷遠方


    時間:2015-07-30





      質量安全是我國食品出口的焦點,要想贏得主動,必須以更嚴格的標準做好質量管理。其中,源頭把控既是難點也是重點,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創新方法、監管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食品企業加強自律,為進軍國際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江蘇省連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檢測中心,技術人員正對生產的農產品樣本進行檢測。本報記者


      在江蘇省連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檢測中心,技術人員正對生產的農產品樣本進行檢測。


      江蘇省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一家泥鰍出口企業進行產品檢驗。本報記者


      江蘇省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一家泥鰍出口企業進行產品檢驗。


      質量安全是我國食品出口的焦點,要想贏得主動,必須以更嚴格的標準做好質量管理。其中,源頭把控既是難點也是重點,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創新方法、監管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食品企業加強自律,為進軍國際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伴隨“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規劃的出臺,中國食品企業迎來“走出去”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如何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促進食品加工業參與國際競爭?《經濟日報》記者近日深入食品生產大省江蘇進行采訪。


      突破壁壘——


      安全是塊敲門磚


      江蘇連云港是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這里與韓日兩國隔海相望,進出口貿易往來頻繁。


      在連云港贛榆區有個墩尚鎮,對于往來中韓的泥鰍貿易商而言,這個小鎮可謂赫赫有名。該鎮發展泥鰍養殖面積2.2萬畝,有養殖池塘9000多個、18家出口泥鰍注冊養殖場,是名副其實的“泥鰍養殖之鄉”、“中國泥鰍出口之鄉”。贛榆區委常委蘇長曉向記者介紹道,“墩尚鎮每年出口8000萬噸泥鰍,約占韓國進口泥鰍市場份額的70%左右呢。”


      “誰能想到現在被視為”香餑餑“的泥鰍,以前還有沒人要的時候!”墩尚鎮最早的泥鰍養殖戶喬宗禮告訴記者,以前出口到韓國的泥鰍質量安全曾遭遇信任危機,賣不出去的泥鰍只能丟在溝塘泥渠里,“因為發出去的野生泥鰍多,有些攜帶重金屬等污染,又沒有經過人工養殖代謝,人家覺得不安全。”喬宗禮說。


      “如果不加強質量安全管理,不但泥鰍出口陷入困境,也會給國內市場帶來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檢處副處長李正高介紹說,韓方要求我們的出口企業必須進行備案管理,并設置了種種技術壁壘。


      為了幫助墩尚泥鰍“游”出國門,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幫助墩尚建設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區統一生產體系、管理體系和質量標準。每年拉網式檢查,凈化市場,提高養殖戶的質量安全意識。“每次來檢查,海洋局、檢驗檢疫局等相關部門都嚴把質量安全關。他們還經常來塘口宣傳,十幾年如一日,和養殖戶之間熟悉得很。現在再去問養殖戶,人人都能把違禁藥品倒背如流。”喬宗禮說。


      從2005年到現在,該示范區出口到韓國的泥鰍取得了“零事故”的好成績。“連云港對泥鰍質量安全把控很嚴,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現在中國泥鰍在韓國的知名度提高了,也提升了韓國市民對中國食品的消費信心。”韓國泥鰍進口商曹炯武說。


      “質量安全有保障,我們才能進一步參與對外交涉,破解技術壁壘。”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檢處科長陳秀開說。因為有良好的質量安全信譽,韓國對我國出口泥鰍檢測的項目逐步減少、頻率逐步降低,出口泥鰍貿易變得便利。


      把控風險——


      內銷外銷一個樣


      雖然墩尚的泥鰍出口韓國市場比較穩定,但若遇到“非典”疫情等特殊時候,單一的國外銷售渠道仍然讓墩尚養殖戶蒙受了不少損失。“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專門和我們交流過,讓我們不能依靠單一的市場,一條腿蹦跶始終走不穩,要把控風險,也要布局好國內市場,讓墻外開花墻內香。”喬宗禮說。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贛榆區積極引進生長快、品質好和成本低的臺灣鰍等優質新品種,開展人工育苗研發,成本降低80%。現在,當地堅持內銷外銷一個生產體系、一個管理模式、一個質量標準,以出口帶動內銷泥鰍質量的提升,內銷泥鰍穩步增長,基本上在全國大城市都有泥鰍銷售點。


      連云港主營農產品出口的云臺農場也將視線轉向開發國內市場。他們的思路是“一個標準、兩個市場、以外促內、統籌發展”。在韭菜種植區域,記者看到大片的韭菜地空著,只有一小片試驗田還郁郁蔥蔥。本來清明節種下去的韭菜,到秋天才能收獲,那大片的韭菜哪兒去了呢?


      “韭菜都被拔掉了。”云臺農場生產技術部技術人員顏步春說。“韭菜種植區蟲害比較多,但是用生物農藥效果不明顯,我們只能用土地優勢換茬,通過輪作制度解決。”現在他們在試驗田試驗了十幾個韭菜品種,希望能找到適合開發國內市場的品種。


      抓住源頭——


      突破難點走得遠


      連云港吉本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對外出口加工農產品的企業。為了食品安全,投資400萬元建了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記者走進檢測中心,看到技術人員正在用一臺美國的微波消解儀檢測蓮藕樣品的重金屬含量。“這里出口的產品要做微生物檢測、200項抗生素檢測、農藥殘留的檢測等。其實出口食品安全在加工環節比較可控,最難的是要保障源頭安全。”吉本多公司總經理張成華說。


      源頭把控并非易事。連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了破解這一難題,采用了許多妙招。“種植可以是一家一戶,但是農用投入品必須專營專供。”示范區技術員告訴記者,示范區推行“統一進貨、統一價格、統一保管、統一配送、統一技術指導”的配送模式,既控制了投入品的來源,又保證了投入品質量,規避了亂施濫用的隱患,實現了區域內農用投入品配送全覆蓋,形成了從“投入品經營企業到配送中心到基地”職工配送體系和專營專供機制。


      “國外的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更加細致,比如大蒜要防治病蟲害,國內放在一個標準里,規定了農藥的限量,但是有些國家的蒜薹、蒜頭、蒜苗都各有各的標準。”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處長張連軍說。因此,示范區根據本區域病蟲害發生趨勢和農藥使用現狀以及防治時間,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邀請專家認證并確認年度出口蔬菜使用農藥清單。


      專家表示,農產品食品出口企業要在國外市場走得長遠,必須將國內源頭控制做好。“目前中國對世界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食品,多年來的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說。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