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的安全與價格是鹽改實施后外界最關注的兩大問題。
就在各省份相繼出臺措施力保食鹽終端市場價穩定之際,由于生產廠家進入流通環節,以及鹽企跨省經營競爭放開,實際上有些地區的食鹽批發價格已現“跳水”。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成都某食品批發市場發現,一些普通精制小袋食鹽明顯跌價,有商家稱,下降幅度大約在50%~65%。
同時,西南某市鹽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亦透露,鹽改實施以來,其所在省份普通精制小袋食鹽一批價已經從4000~ 5000元/噸下滑至2000元/噸左右,一度最低跌至1500元/噸。業內認為,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與跨省銷售鹽企“去價搶量”是主要原因。
批發價大跌趨勢蔓延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采購商的名義走訪了成都五塊石干雜批發市場(食品城)的幾家商戶。記者發現,該批發市場上的食鹽價格已明顯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約在50%~65%之間。
“以前賣125元/件,現在只賣65元/件了。”其中的一家商戶老板介紹,普通精制小袋食鹽每件為60包。
記者走訪幾家商戶發現,最便宜的食鹽是樂山鹽,價格在30元/件~35元/件之間。一位商戶說,“以前青白江的鹽運到這里來賣都要算是走私,現在隨便哪個省份的鹽都可以來賣了。”不過,上述商戶稱,目前他們并沒有從外省過來的鹽。
四川省內其他地方鹽的進入,已使得食鹽批發價明顯下降。類似跨區域賣鹽致鹽價下跌的情況,目前在國內已十分明顯。
前述西南某市鹽務部門相關負責人稱,鹽改之后,其所在省區的普通精制小袋食鹽一批價已經從4000~5000元/噸下滑至2000元/噸左右,嚴重時一噸食鹽的批發價僅有1500元左右。
而一位從事食鹽生意多年的鹽企區域經理亦表示,食鹽的批發環節價幾乎被“腰斬”,“幾乎在一夜之間,一噸食鹽的價格就降了近2000元。廠商還跟我說,未來的進價可以更低。”
在阿里巴巴旗下采購批發網站上,部分加碘精制鹽批發價甚至低于千元每噸。
某省級鹽業公司一位中層亦表示,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因鹽改獲準進入流通領域,其要爭奪市場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去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食鹽價格體系的混亂。
利益格局再調整
對食鹽批發價出現下跌,另一省級鹽務部門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普通食鹽批發價的下滑,是鹽業專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放開,接受市場經濟規律調控后出現的正常現象。
該人士認為,在全國食鹽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鹽價放開必然導致其下滑,“下滑背后體現的利益格局再調整才是最關鍵的問題,也可以說是鹽改的初衷之一”。
據了解,在鹽改實施之前,食鹽產業的絕大部分利潤都被流通企業或產銷一體的鹽企拿走。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領域后,其批發價相對于往年直接銷往鹽業公司已經有所提升。
因此,盡管從市場層面來看,食鹽批發價看起來是降低了,但對于生產商而言其利潤卻較之前更加豐厚。前述相關人士認為,“目前鹽業的利益鏈條已經有所調整,總體而言企業向好”。
上述某省鹽企中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眼下鹽業市場的紅利正處在流通狀態,但在企業通過品牌打造與產品差異化保證競爭力的同時,價格調整也不能無度。
食鹽批發價風起云涌,但商超等終端食鹽價格目前似乎還處在風平浪靜之中。對于食鹽終端價為何變動不大,該中層人士表示,“普通食鹽終端價格本來就低,所以就算有變動消費者感受也不深”。
對于食鹽批價未來走勢,一位食鹽商戶認為,由于已大幅下降,未來批發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應不是很大。“以前食鹽進貨比較多,價格下降的比較厲害,導致虧了不少,現在我都不怎么拿貨。”該商戶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