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餐飲業排放設“門檻” 逾6萬家餐館將減排顆粒物近3000噸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7-05-17





      北京餐飲業帶來的油煙污染問題有望緩解。


      5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關于征求北京市地方標準《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標準》)和《餐飲業油煙顆粒物的測定手工稱重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擬加強對餐飲污染源的控制。


      《標準》規定,現有污染源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執行第Ⅰ時段的排放限值,自2018年7月1日起執行第Ⅱ時段的排放限值。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新建污染源執行第Ⅱ時段的排放限值。


      北京市環保局稱,測算出北京市2015年餐飲業油煙顆粒物的總排放量為6127噸,油煙顆粒物限值為4.0mg/平方米時,可減排油煙顆粒物2941噸。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北京而言,在有限的環境容量下,控制每一個排放要素都是必要的,北京在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方面將會對全國一些大氣環境壓力較大的地區形成引領作用。


      增加對顆粒物等的排放控制


      目前,北京市大氣污染日益呈現復合型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能見度低(PM2.5濃度高)、大氣氧化性強(意味著形成光化學煙霧危險性增強)。如何有效控制大氣復合型污染,已成為北京市各級環境管理部門面臨的重點任務之一。


      北京市環保局稱,研究表明,餐飲源對大氣復合型污染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PM2.5的直接排放源,其次烹飪會產生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可以與環境中的氮氧化物發生反應,增強大氣的氧化性,加速二次顆粒物的形成。此外,隨著北京市清潔能源替換、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控制力度的逐年加強,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餐飲業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PM2.5(細顆粒物)排放量所占的權重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為此,北京市加強對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在控制國標規定的油煙的基礎上,增加對顆粒物和VOCs的排放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排放量。


      《標準》要求,標準執行分兩個時段,其中,第Ⅰ時段油煙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分別為5.0mg/平方米和無,第Ⅱ時段的排放限值分別為4.0mg/平方米和10mg/平方米。


      薛濤認為,國家的餐飲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已經實施了多年,在經濟承載能力相對較高,環境壓力又很大的背景下,無論VOCs、汽車尾氣,還是餐飲,都會高于國標。對于北京而言,進一步加強對餐飲污染物排放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薛濤說:“環保部在水的排放標準發布時候已經說明,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高的標準。這也是以后環境管理標準的常態化趨勢。”


      同時,《標準》規定,餐飲服務單位烹飪操作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應通過集排氣系統收集后經凈化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污染物無組織排放視同超標。


      《標準》也進一步按照基準灶頭數將餐飲服務單位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個規模,并強調,大型餐飲服務單位應每季度組織自行監測1次,中型餐飲服務單位每半年組織自行監測1次, 小型餐飲服務單位每年組織自行監測1次。餐飲服務單位應保存監測記錄及結果至少3年備查。


      值得注意的是,《標準》在適用范圍中特別提出,本標準不適用于居民家庭烹飪排放的大氣污染物。


      可減排油煙顆粒物2941噸


      根據2014年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顯示,北京市具有餐飲服務許可的餐飲企業總數為64010家,其中中型、小型和小吃店就占了餐飲企業總數的52%。


      在油煙凈化方面,北京市環保局稱,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市場少數大型餐飲企業采用運水煙罩、水噴淋、撞擊流等濕式油煙凈化器。而80%以上的餐飲企業則使用靜電式油煙凈化器,應用最為廣泛。但在其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餐飲油煙排放不達標:設備選型不當,油煙凈化設備缺乏定期的運行維護等。


      針對當前的情況,北京市環保局介紹,為達到本標準第Ⅱ時段規定的油煙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限值,有60%的餐飲企業需要改造更換高效顆粒物凈化設備,50%的餐飲企業需要加裝VOC去除裝置。假設60%的餐飲企業全部更換高效靜電油煙凈化器和50%的餐飲企業加裝活性炭吸附裝置,按一年內所有不達標的現有企業全部改造完成,則靜電式高效油煙凈化設備和活性炭吸附設備的總投入為16.1億元,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投入為11.5億元。


      同時,根據《標準》對北京市餐飲服務單位實際排放的監測數據,測算出北京市2015年餐飲業油煙顆粒物的總排放量為6127噸,非甲烷總烴的總排放量9191噸。


      北京市環保局分析,根據排放限值確定的數理統計分析,油煙顆粒物限值為4.0mg/平方米時,60%的餐飲企業不能達標需要改造更換高效凈化設備,按照凈化設備的顆粒物凈化效率保持80%計算,則可減排油煙顆粒物2941噸;按照油煙顆粒物的粒徑分布比例,60%以上為PM2.5,則可減排PM2.5最少1765噸。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為10mg/平方米時,50%的餐飲企業不能達標需要加裝VOCs去除裝置,按照活性炭吸附設備凈化效率平均60%計算,則可減排非甲烷總烴2757噸。


      薛濤認為,對于北京市而言,餐飲業企業相對較多,總體排放量較大,加強對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對于北京市大氣污染物減排將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目前全國僅有山東、上海等幾個省市出臺了地方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北京作為首都,在環境保護方面應當走在全國的前列,制定北京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可帶動全國餐飲行業環保技術上一個新臺階。


      薛濤介紹,實際上,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是否會對全國其他地方起到引領作用關鍵要看當地的大氣環境壓力,比如河北、河南等省估計壓力較大會跟隨,但是廣東等沿海地區未必會有如此大的壓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新階段

      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新階段

      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推進餐飲業發展,要盡快加強“兩個能力”建設。一是要加強餐飲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供給能力建設,二是要加強政府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建設。
      2017-06-26
    • 信息化助餐飲業競爭力提升

      在信息化社會,信息是一種虛擬的經濟資源。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明基曾表示,餐飲業的信息化是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引導受眾參與內容傳播,對餐飲產品、品牌、活動產生了解、認同和共鳴,以達到受傳雙方雙向交流等目的。
      2017-07-20
    • 中國餐飲業進入提質轉型升級階段

      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普洱學院聯合推出的《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7)》近日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餐飲業進入了提質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2017-07-30
    • 上半年餐飲業運行平穩

       近日,餐飲產業大數據平臺“餐數”發布《2017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運行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整體運行平穩,餐飲總收入為18546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1 2%
      2017-08-27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