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2017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評獎大賽在德國烏姆市落幕。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1094款酒參賽,其中中國有機葡萄酒獲得大金獎1個、金獎20個、銀獎24個、推薦酒獎1個,金獎、銀獎數量較2016年有大幅度提升,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有機葡萄酒的實力。
本次大賽共吸引了1094款來自世界各地的酒樣參賽,較去年增加3款。中國有機葡萄酒參賽熱情空前高漲,參賽數量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按照比賽規則,帕耳評分系統的96—100分獲大金獎,90—95分獲金獎,83—89獲銀獎,75—82分獲推薦酒獎。
2017年,中國有機葡萄酒獲獎比重較往年有所提高,高品質、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有機葡萄酒在世界上贏得認可。中國有機葡萄酒中兩款中國釀造的冰酒摘得最高分,其中內蒙古金沙葡萄酒業的冰酒獲中國區唯一的大金獎,通天酒業的冰紅葡萄酒獲金獎酒中的最高分。
據了解,2017年度比賽組委會使用帕耳系統的質量檢測儀器為國產酒進行檢測,以獲知各酒莊在種植(葡萄果體的健康狀況)和釀造上到底哪一步做好了,哪一步還有提升的空間,分析結果將在2個星期后給出。
近年來,國產葡萄酒受到進口葡萄酒沖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然而正是在內外部的壓力下,國產葡萄酒在品質、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中國風格”正在世界葡萄酒行業展現。
2016年,國產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大賽、法國波爾多國際葡萄酒競賽、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等國際大賽中頻頻獲獎,贏得了世界范圍品酒師的肯定。目前,全球頂級葡萄酒培訓體系美國國際侍酒師認證ISG已正式將中國產區納入高級葡萄酒證書教材,而被譽為“葡萄酒圣經”的《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也增加了山東、寧夏、新疆、河北等中國產區,并表示“在過去的10年間,中國已經展現出在葡萄酒世界的巨大影響力——不僅僅在消費市場,還包括葡萄種植和釀造。”
在品質國際認可與日俱增的同時,國產葡萄酒也愈加重視走向國際市場,將品酒會開到世界各地進行市場推廣,出口規模呈現逐年擴大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小包裝(2L以下)和大包裝(2L以上)國產葡萄酒出口額分別增長30.81%、287.11%,幅度驚人。
實際上,中國產區早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優質產區之一,世界范圍對于中國葡萄酒的印象也已經改變,包括拉菲、酩悅軒尼詩等世界級葡萄酒企業都在中國建設了酒莊。
在有機葡萄酒領域,國產葡萄酒企業正在保持與國外的同步發展,從2005年部分企業開始嘗試生產有機葡萄酒開始,已經有幾十家企業獲得相關部門有機認證,涌現了威龍、漢森等一批有機葡萄酒品牌,相關企業所執行的種植、釀造等工藝標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品質量表現非常突出,贏得了世界葡萄酒行業的認可。
對于國產葡萄酒來講,2017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評獎大賽再次收獲頗豐,顯示了國產葡萄酒的崛起。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國產葡萄酒的國際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正在與日俱增,雖然在國內市場面臨進口葡萄酒的沖擊,但隨著消費者信心的回升以及消費者教育與推廣的展開,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的提升,國產葡萄酒的大時代正在來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