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行情維持震蕩 漲速明顯放緩


    來源:糧油市場報   時間:2017-08-09





      7月份,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繼續震蕩上漲,但漲速明顯較6月放緩。主要是國內以豆油為首的植物油庫存環比上升,現貨供給壓力下資金追漲熱情不高,抑制向上空間;而棕櫚油產量增速低于市場預期,支撐國內植物油價格。


      庫存環比上升,豆油向上受抑


      7月上旬,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延續6月份快速上漲的走勢,中旬和下旬在進口大豆集中到港、油廠開機率保持高位、豆油庫存環比上升的背景下,資金追漲熱情不高,呈現出橫盤整理狀態。8月份,預計國內豆油將震蕩運行,長線向上趨勢不改,期貨操作不可追高,但回調時逢低可補多單,現貨仍以隨用隨購為主。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受增值稅調整影響,部分船期延后,預計7月大豆到港量將達到950萬噸左右,8月為850萬噸左右,預計8月油廠仍將開足馬力消耗大豆,國內豆油庫存將繼續環比上升,供給壓力持續存在;二是8月下旬,美豆單產將明朗,天氣炒作也將結束,屆時若不發生大的意外,國際市場大豆供需偏空這一基本面將主導行情。


      利多因素:一是8月是美豆結莢鼓粒期,是影響美豆單產的關鍵時期,上中旬天氣炒作將持續;二是國內油脂供給壓力將在8~9月釋放,四季度國內節日較多,植物油需求也將上升,國內資金對植物油長線走勢較為樂觀;三是北美新季大豆上市前,國內大豆進口主要依靠以巴西豆為主的南美大豆,而巴西貨幣匯率走高和巴西農民惜售將支撐進口大豆到港成本。


      去庫存需時間,菜油短調長漲


      7月份,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震蕩上行,價格見近4個月新高。國產新季菜籽所榨菜油成本在11000元/噸以上,對國內菜油價格形不成沖擊;有臨儲菜油囤貨的企業已度過資金最困難時期,虧錢走貨意愿不強,挺價意愿較強;國內菜粕期現貨價格遠低于去年同期,在蹺蹺板效應下,支撐國內菜油成本。8月份,預計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將震蕩運行,長線向上趨勢不改,期貨操作上多單持有,逢低可補多單,現貨可逢回調囤些國產菜油。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油菜籽累計進口263.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32.1%,當前沿海地區菜油庫存約49萬噸,為近年同期最高水平,加之近50萬噸的臨儲菜油,當前國內菜油供給充裕;二是近1個月菜油和豆油價差持續擴大,菜油已處于競價劣勢,國內去庫存仍需時間;三是相關品種走弱,菜油也難獨善其身。


      利多因素:一是后期國內菜油新增供給主要來自進口菜籽榨油和直接進口菜油,臨儲菜油終將逐漸被終端消費完畢,在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處于10年來低位區域的情況下,基本沒有企業愿意低價拋售,資金逢低進場意愿較強,將推動后期菜油期現貨價格逐步震蕩向上;二是2017/2018年度澳大利亞油菜籽產量下調,出口供應也相應減少,有利于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有利于ICE菜籽和菜油價格,并傳遞到國內;三是《油世界》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油菜籽出口量可能比上年度減少10%。


      增產預期強烈,棕油壓力加大


      7月份,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震蕩上漲,并在下旬一度出乎市場預期,出現領漲國內植物油市場的情況,雖然國內棕櫚油庫存繼續環比下降,但國內棕櫚油現貨基差卻持續走弱。8月份,預計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回調壓力較大,但回調空間有限。


      期貨操作上建議觀望,等回調到位再輕倉試多,現貨仍隨用隨購為主。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7~10月是棕櫚油產量高峰期,且未來幾個月棕櫚油需求增長幅度有限;二是7月國內棕櫚油價格走強,棕櫚油進口倒掛幅度縮小,國內貿易商新增買貨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四季度國內貿易商已累計訂購25船左右棕櫚油,同時進口貿易商也多開始盤面套利。


      利多因素:一是預計7、8月份棕櫚油庫存將增至200萬噸左右水平,而一旦實際棕櫚油產量和庫存的恢復進度均低于市場預期,利空可能轉變為利多;二是10月后棕櫚油將進入減產周期,未來3個月棕櫚油產量增幅或將有限,這也意味著后期棕櫚油壓力不會太大,棕櫚油價格跌幅也將有限。


      進口環比上升,油脂庫存增加


      海關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39萬噸,同比增長17.6%;1~6月進口食用植物油277萬噸,同比增長14%。


      綜合分析,8月份國內植物油現貨庫存壓力較大。主產國棕櫚油增產,美豆天氣炒作結束,均有可能引發國內外植物油價格回調。但國內植物油供給壓力也將在8~9月份釋放,加之四季度國內節日較多,植物油需求也將有所增長,對國內植物油市場維持長線看多觀點不變。因此,8~9月份的回調反而是加倉,或是前期踩空進場的好機會。期貨操作上不建議追高,沖高減倉,逢回調可加多,現貨仍以隨用隨購為主。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食用油進口上升價格微降

      食用油進口上升價格微降

      今年前5個月,我國食用油進口數量與金額都有所增長。近一段時間,國內市場上食用油價格出現不同幅度下降,花生油、菜籽油價格下降幅度比較明顯。
      2017-06-20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