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00億元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有力推動了飲料行業等快速消費品市場的穩定發展。近日,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飲料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指出,由于消費群體、消費理念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飲料行業呈現品質化和健康化的方向發展;各大飲料行業巨頭競相角逐,在提高飲料品質的同時開發新品種,尤其是價格偏高的高端水。報告同時指出,2017年飲料行業發展前景依然看好,未來我國飲料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低熱量飲料、健康營養飲料、冷藏果汁飲料、活菌型含乳飲料等。預計到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00億元,飲料企業的獲利能力逐步增長,在食品工業中保持較高水平。
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飲料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29.80億元,同比增長4.24%;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93億元,同比增長0.68%。
從產品產量看,碳酸型飲料類2016年總產量1752.2萬噸,同比下降3.71%,各月份產量變化季節性生產特征明顯;包裝飲用水類2016年總產量9458.5萬噸,同比增長4.42%,受季節因素影響,產量變化較為明顯,總體呈上升趨勢。6-8月為產量高峰期,且逐月上升。果汁和果菜汁飲料類2016年總產量2404.9萬噸,同比增長1.02%。
報告顯示,包裝飲用水在飲料行業市場表現最佳。中國人最愛喝瓶裝水,一方面是瓶裝水較其他飲料存在較大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瓶裝水健康環保又解渴,對于追求低卡路里的消費者而言是最佳選擇之一。2016年,包裝飲用水類產品主營業務收入1354.04億元,同比增長5.90%,占飲料行業比重21.06%。而昔日的國民飲料——碳酸飲料優勢不在,銷量占比處于劣勢。
巨頭間競爭愈演愈烈
眾所周知,在國內瓶裝水市場,怡寶、農夫山泉、康師傅、百歲山、娃哈哈、冰露等六大品牌占據了近八成的市場份額,而這幾大品牌市場份額之爭從未停止過。
2017年3月,市場格局在進一步變化。尼爾森數據顯示,瓶裝水六巨頭依次為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康師傅、百歲山、娃哈哈、冰露。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分別位居第一、第二,兩者市場份額之差僅為2個百分點。康師傅、百歲山緊隨其后,分別為12.2%、9.2%,兩者相差3個百分點。上述六大瓶裝水巨頭已經占有瓶裝水市場80.7%份額。
由于百歲山2016年3月瓶裝水銷量較2015年同期同比增長43%,2017年3月瓶裝水銷量較2016年同期又增長38%,目前業內普遍認為,百歲山今年有望把康師傅拉下馬,躋身行業三甲。
目前已經在行業前三的華潤怡寶、農夫山泉和康師傅也不甘示弱。以農夫山泉為例,其在2017年2月20日已宣布,計劃總投資8000萬元,在湖北丹江口市新建1.2萬余平方米生產配套倉庫及相關輔助設施。項目建成使用后,每年可增加70萬箱產品周轉量,提升產能15%以上。受包裝水命名新規影響的康師傅,也在試圖展開礦泉水項目布局。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5月4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華中地區董事長巫宏仁一行已到黃岡考察礦泉水投資項目。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包裝水的市場競爭正在聚焦高品質水。此前一些水企都在布局價格頗高的高端水,但高端水市場的占比也就在5%~10%之間,要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展開布局,還是要抓面向大眾消費的高品質水這一市場。
更營養更多元更個性是創新主旋律
“十三五”期間,“更營養、更多元、更個性、更便捷、更智能、更合作”將成為飲料行業創新發展的主旋律。在國家實施的“三品”戰略中,與“品牌”相比較,飲料行業更需要的是提升品質和增加品種。2016年以來,植物蛋白飲料、燕麥等粗糧飲料、低糖無糖飲料、發酵飲料、營養素強化飲料等高價值新品不斷,特別是生物發酵技術在飲料中的應用正在成為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熱門項目;“互聯網包裝”、包裝個性化將帶來包裝創新;產品定制、互聯網將帶來營銷創新;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將大大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和質量管控。
隨著飲料新品不斷貼切消費需求,緩解和解決產能過剩,通過新型行業合作方式,對媒體輿論進行正確引導,為行業發展盡力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創新將在“十三五”期間廣泛深入應用,也必將促進中國飲料從大到強的轉變,加快“中國飲料夢”的實現。
延伸閱讀
飲料行業2016年權威數據解讀
2016年,我國飲料行業發展與食品工業經濟走勢大體相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基本企穩,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產業轉型升級成果初步顯現,經濟發展的活力再次轉強,是我國消費品中的發展熱點和新增長點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飲料行業全年累計總產量18345.2萬噸,同比增長1.90%。從月度產量增長率看,與上年同期相比,3月產量增速11.8%,為全年最高點;4月為-6.6%、5月為-9.2%,增速呈大幅下滑趨勢,5月份增長率達全年最低;8-12月產量增速呈回升態勢,保持在3%左右的增長率。
從各季度飲料產量變化情況看,一季度4241.5萬噸,產量基本平穩;受季節影響,二季度4738.0萬噸,產量明顯上升,6月份產量達全年最高值,為1794.4萬噸;三季度5174.7萬噸,繼續保持增長;四季度4191.0萬噸,產量逐漸走低,10月份產量1337.0萬噸,為全年最低。
經濟指標
虧損企業的虧損金額基本持平
2016年1-12月,我國規模以上飲料行業企業總數量為2110個,比2015年增長6.6%。其中,虧損企業224個,與上年持平;虧損企業虧損總額38.10億元,同比增長0.47%;行業存貨金額388.36億元,同比增長6.07%;應收賬款436.37億元,同比增長8.82%。2016年,飲料行業企業數量進一步增長,而虧損金額基本持平。
主營業務收入平穩增長
2016年1-12月,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29.80億元,同比增長4.24%。其中,主營業務成本4996.88億元,同比增長4.93%。飲料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平穩上升,主營業務成本同樣逐年增加,差額逐步擴大,2016年飲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的差額是1432.92億元,比2015年增長2.34%,飲料企業的獲利能力逐步增長,在食品工業中保持較高水平。
利潤總額基本持平
2016年1-12月,我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93億元,同比增長0.68%。行業營業費用609.20億元,同比增長2.14%,營業費用率9.47%;管理費用227.54億元,同比增長5.01%,管理費用率3.54%;財務費用42.66億元,同比下降2.94%。
運行分析
生產情況
碳酸型飲料類:從產品產量看,1-12月總產量1752.2萬噸,同比下降3.71%;各月份產量變化季節性生產特征明顯。包裝飲用水類:從產品產量看,1-12月總產量9458.5萬噸,同比增長4.42%;受季節因素影響,產量變化較為明顯,總體呈上升趨勢。6-8月為產量高峰期,且逐月上升。果汁和果菜汁飲料類:從產品產量看,1-12月總產量2404.9萬噸,同比增長1.02%。
企業數量及虧損情況
碳酸飲料制造:碳酸飲料制造企業數量178個,占飲料行業比重8.44%。其中,虧損企業23個,虧損企業虧損金額3.93億元,同比增長4.52%,比重10.31%;行業虧損比上年有所增長。瓶(罐)裝飲用水制造:企業數量696個,比重32.99%。其中,虧損企業63個,虧損企業虧損金額4.94億元,同比下降1.20%,比重12.96%。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企業總數560個,比重26.54%。其中,虧損企業59個,虧損企業虧損金額5.34億元,同比下降2.55%,比重14.02%;子行業發展經過調整趨于平穩。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企業數量為286個,比重13.55%。其中,虧損企業14個,虧損金額1.63億元,同比下降7.39%,比重4.28%;在所有子行業中虧損金額最小。固體飲料制造:企業數量118個,比重5.59%。其中,虧損企業18個,虧損金額1.87億元,同比增長136.71%,比重4.91%;行業虧損比上年大幅增長。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制造:企業總數272個,比重12.89%。其中,虧損企業47個,虧損金額20.39億元,同比下降3.50%,比重53.52%;子行業虧損占比最大,但逐年回落。從各子行業對比看,瓶(罐)裝飲用水制造企業數量最多,占飲料行業比重三分之一;固體飲料制造企業最少,與瓶(罐)裝飲用水制造企業相差近6倍。飲料制造各子行業虧損金額比?賾紗蟮叫∫來撾翰枰霞捌淥現圃?3.52%、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26.54%、瓶(罐)裝飲用水制造12.96%、碳酸飲料制造10.31%、固體飲料制造4.91%、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4.28%。
主營業務情況
碳酸飲料制造:碳酸飲料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3.36億元,同比增長0.94%,占飲料行業比重12.81%。其中,主營業務成本598.91億元,同比增長0.91%。瓶(罐)裝飲用水制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4.04億元,同比增長5.90%,占飲料行業比重21.06%。主營業務成本1011.41億元,同比增長5.89%。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3.36億元,同比增長4.72%,占飲料行業比重19.49%。主營業務成本1031.94億元,同比增長4.67%。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2.01億元,同比增長3.84%,占飲料行業比重18.54%。主營業務成本936.10億元,同比增長3.78%。固體飲料制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8.37億元,同比增長11.00%,占飲料行業比重9.46%。主營業務成本493.74億元,同比增長12.32%。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制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8.66億元,同比增長1.51%,占飲料行業比重18.64%。主營業務成本924.77億元,同比增長4.37%。從各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率看,固體飲料制造還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11.00%,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增速回升到4.72%比上年發展良好,碳酸飲料制造在子行業中增速最為緩慢僅有0.94%。
利潤總額情況
碳酸飲料制造:碳酸飲料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14億元,同比下降15.11%,占飲料行業比重7.70%。瓶(罐)裝飲用水制造:實現利潤總額124.58億元,同比下降2.16%,占飲料行業比重22.25%。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實現利潤總額100.26億元,同比下降1.67%,占飲料行業比重17.91%。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實現利潤總額159.34億元,同比增長5.80%,占飲料行業比重28.46%;在子行業中比重最大。固體飲料制造:實現利潤總額41.64億元,同比增長10.72%,占飲料行業比重7.44%;在子行業中,增速最為明顯。
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制造:實現利潤總額90.98億元,同比增長3.62%,占飲料行業比重16.25%。飲料制造各子行業利潤總額比重由大到小依次為: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28.46%、瓶(罐)裝飲用水制造22.25%、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17.91%、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制造16.25%、碳酸飲料制造7.70%、固體飲料制造7.44%。從各子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看,三大主流飲料——碳酸飲料、瓶(罐)裝飲用水、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均出現下滑,其他飲料行業呈現增長。
市場特征
消費轉變促行業轉型升級
消費群體、消費理念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是制約飲料行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主流消費群體從碳酸飲料過渡到茶飲料后又過渡到包裝水和健康飲料。
從產品品類結構的變化來看,近年來健康型飲料比重不斷上升,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行業統計調查,從各類飲料產量占比可見,2016年,包裝飲用水類的比重繼續加大,占到51.6%,比上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碳酸飲料類比重為9.6%,比上年同期降低0.6個百分點;果汁和果菜汁類比重為13.1%,比上年同期降低1.2個百分點;“非三大”飲料比重為25.7%,比上年同期降低1.0百分點。
在“非三大”飲料中,2016年,涼茶行業市場銷售收入達561.2億元,同比增長4.2%,占整個飲料行業市場份額的8.8%,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位居飲料行業第四大品類。
其中,加多寶品牌涼茶以52.6%的銷售額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涼茶行業市場首位;在整個罐裝涼茶行業市場,加多寶品牌涼茶以70.7%的銷售額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涼茶行業罐裝市場第一名。
茶飲料、功能飲料和健康飲用水所占份額在不斷提高,碳酸飲料市場進一步被蠶食。消費者對于健康訴求的提升,以涼茶、纖維飲料、近水飲料為代表的新品類迅速增長,在市場份額中擠入主流。
市場消費需求總體向好
作為重要的嗜好類快消品,消費者對飲料的選擇是隨時隨地。2016年,飲料消費增長總體呈上升趨勢,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上年回落4.3個百分點,但對比1.90%的產量增長、4.24%的營收增長等生產數據,可以看到消費需求總體向好;飲料制造行業市場產銷率達97.2%,市場供需關系比較穩定,總體可控。
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飲料生產企業資產總計4839.29億元,同比增長4.98%,投資繼續放緩。其中,果蔬汁類飲料的資產累計增長最多,為10.07%;含乳和蛋白飲料增長速度其次,為8.20%;碳酸飲料增長速度為7.26%;固體飲料增長速度為5.70%;瓶(罐)裝飲用水增長速度為1.15%;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增長速度為0.80%。(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國飲料行業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