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萬斤葡萄被銷毀,真是催熟劑惹的禍?


    來源:北京青年報   時間:2017-08-30





      最近,一則“果農濫用催熟劑”的新聞引人關注,主要內容是西安鄠邑區相關部門聯合執法,銷毀了約2萬斤使用了催熟劑的葡萄。不少朋友一看標題和圖片,就以為這些葡萄僅僅是因為用了催熟劑就被銷毀的。不過如果仔細閱讀新聞細節后,就不難發現,這些葡萄其實是因為過量使用了催熟劑,影響了葡萄質量,而當地的監管者擔心這樣的葡萄賣出去影響當地品牌,才勒令銷毀的。那么,葡萄到底能不能使用催熟劑?會不會有安全問題?還能放心吃葡萄嗎?

      乙烯利作為催熟劑應用已超過半世紀

      報道中提到,有種植戶為了葡萄早上市,使用了催熟劑乙烯利。那么,乙烯利到底是什么東西?說乙烯利,得從乙烯說起。乙烯是植物體內五大植物激素之一,植物自然生長就會產生,它能夠調節果實的生長,提示水果該成熟了,果實的自然成熟就靠它。

      上世紀初,人們發現乙烯能夠催熟水果后,為了更方便處理就用含有乙烯的“煤爐氣”幫助水果成熟。不過,乙烯是種氣體,用起來不太方便。于是,科學家發明了乙烯利,它是一種粉末。將水果泡在乙烯利溶液中,就可以起到催熟的效果。所以,農業上一般用它的溶液噴灑、浸泡果實加快其成熟。

      最常使用催熟劑的,主要是那些極難長時間保存的水果,比如嬌嫩的溫帶、亞熱帶水果,如果自然成熟后再收獲運送,就很容易變質腐爛,也很難運輸。所以,通常要在沒有成熟的時候采摘,然后用乙烯利處理讓水果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成熟。正是這樣的處理,我們才能在世界各地都吃到葡萄。

      而且,經過乙烯利處理的葡萄等水果,不論是從營養還是口感,它跟自然成熟的水果相差不大,成熟均勻、色澤光亮,更有賣相。所以,乙烯利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發現以來都被當作是良好的催熟劑使用。

      正規使用乙烯利不會造成中毒

      那么,乙烯利是否對人體有害呢?首先,大劑量的乙烯利是有急性毒性的,但注意這里指的是大劑量。乙烯利是一種有機磷化合物,其急性中毒的癥狀與其他的有機磷農藥類似,但它的毒性較弱。在可查的兩例乙烯利急性中毒案例中,這兩個人一個直接吃了20g乙烯利粉劑,一個空腹喝了250ml乙烯利溶液。這么大劑量,我想一般人是干不出這種事兒的吧?

      實際上,我國標準規定,葡萄中乙烯利殘留量不能超過1mg/kg。按這個標準,正規使用的各種水果蔬菜上殘留的乙烯利是不可能讓人產生急性中毒的癥狀的。

      另外,還有很多人擔心葡萄上殘留的乙烯利會不會讓人慢性中毒呢?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一份報告認為,正常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0.05毫克。也就是說,一個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日攝入3毫克乙烯利不會對健康產生任何損害。這就相當于6斤符合國家規定的葡萄里乙烯利的最高殘留量。每天吃6斤葡萄,我想絕大多數人也做不到。所以,也不用擔心會有慢性危害了。

      此外,乙烯利很容易就可以溶解到水里,仔細清洗水果也可以大大減少水果表面的殘留。

      如果實在擔心,買回家后,多用清水沖洗幾次也能放心吃了。

      過量使用乙烯利會讓水果品質變差

      既然說乙烯利在葡萄中使用的安全性這么好,那么為什么要銷毀這么多葡萄呢?是因為它有害嗎?其實也不是。植物激素的使用往往有很強的自限性,這個自限性主要來源于量的約束。適量用能促進生長,但過量卻不利于果實生長。乙烯利也有這個問題。如果使用過量,水果會因為成熟過快而更容易腐爛,口感品質也更差。

      研究對巨峰葡萄采用不同濃度乙烯利處理與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發現,當適當濃度乙烯利處理可促進葡萄物候期提前,同時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實的總糖含量,降低有機酸含量,增大糖酸比,提高維生素C含量。

      但研究者也發現,一旦過量使用就不利于葡萄的生長,葡萄會提前落果,葡萄的口感也會變差。所以,受制于這個因素,商家也不會多加。此次銷毀這么多葡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商戶盲目使用而沒有控制好乙烯利的使用量,導致葡萄過早落果,而且,葡萄的口感也變差。

      其實,這樣的葡萄即使不銷毀,拿到市場上也賣不出好價錢,反而會影響當地葡萄的名聲。

      乙烯利導致兒童性早熟是謠言

      有傳言稱催熟劑會導致兒童性早熟,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擔心的一個問題。事實上,乙烯利能催熟葡萄,不代表它也能“催熟”人。

      植物激素的本質是一種農藥,毒性非常低。而動物激素是大分子的蛋白質。也就是說,植物激素跟動物激素完全不一樣,分子結構也有很大差異,它并不會使人性早熟或者不孕不育,就像花粉不會使人懷孕一樣。無論是乙烯還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體內表現出性激素樣作用,也不能參與性激素的合成。

      總的來說,乙烯利用在葡萄生產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而且安全性也是很好的。但乙烯利有很強自限性,濫用反而不利于果實的品質。如果是為了控制產品品質,銷毀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此說乙烯利有害,那就太冤枉了!

      文/阮光鋒(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