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學家對我國宏觀經濟的研究,我國已成為全球中上等收入國家。飲料行業增長將告別產量高速增長,將會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擾,即新增長點缺少、制造成本提高、增長滯緩。據專家分析,我國飲料行業發展可歸結為五大主要相關因素。
第一為整體需求穩定。國際跨國公司一致認為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飲料第一市場,這樣的判斷讓這個行業的人有喜悅但也會沖動。目前飲料全行業處于階段性產能過剩,傳統的規模效益紅利能量已基本用足。2014年的增長從速度增長型(量)為主轉變為銷售收入增長型(質)并重,也就是“質、量并重”。
第二為防范系統風險。首要的系統風險是食品安全。從果汁企業的“爛果門”到礦泉水企業的“標準門”,中槍的不僅是哪兩個行業或哪兩個企業。所有企業的管理者都應該“預防為主、預警在前”,一旦發現行業已存在的、潛在的食品標準問題或食品安全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解決。如果是行業性的問題,一定要及早通過協會,集合行業、政府的力量共同解決。
第三為營造外部環境。2014年雖然飲料行業沒有發生重大的質量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但整個行業的社會認可度并沒有理想中的那么好。特別是肥胖、添加劑、咖啡因等話題經常與飲料掛鉤。如果要提升飲料行業的外部環境,除產品本身質量過硬外,專家的認可、媒體的認可、消費者的認可都很重要;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大節能減排、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文化事業的參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
第四為“中等收入陷阱”。新增長點缺乏、制造成本上升導致動力不足,使增長滯緩,2014年就是如此。在大多數飲料產量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一些新品飲料脫穎而出,反映出消費者對飲料產品的個性化給予更多青睞。飲料產品設計應該由配方型為主轉向研發型為主,如格瓦斯就屬于谷物發酵飲料,研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還有更多的思路。同時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上升,意味著生產成本的增加,這也會表現在飲料行業。
第五為市場有序競爭。飲料行業是個大蛋糕,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一家獨大,一個企業或一個品牌的興衰在于內部因素的影響,不會完全是外部競爭的結果。如果每個集團性企業每年都能至少推出幾款有一定市場份額的新產品,競爭就不會僅限于價格上。可口可樂全球零售額超10億美元的飲料產品有15個,其中,美汁源果粒橙是在中國市場研發并培育成功的。百事可樂全球零售額超10億美元的食品產品有22個,這22個中大多數為飲料。做足企業產品的特色品類,行業才能有度競爭。
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