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雀巢,味道好極了”這一經典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一時間這個洋品牌與中國民眾間的距離被拉近了,而這種“西方茶道”也由此在中華大地逐漸普及,中國人的咖啡之旅就此啟程。
然而時過境遷,昔日的咖啡引領者如今卻成了咖啡傾倒者。現今雀巢速溶咖啡正面臨著史上最為嚴重的“去庫存”壓力。
從上個月開始,在雀巢公司東莞倉庫內,近400噸還未過期的雀巢咖啡均被當作垃圾銷毀,市場價值上千萬元,是自1992年該廠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銷毀。這也是20年來雀巢首次大規模銷毀速溶咖啡產品,而這批被銷毀的產品均為接近保質期的市場退貨。
曾經號稱“全球平均每秒4000杯咖啡被享用”的雀巢,現在怎落得大規模銷毀的田地?對此,雀巢集團首席財務官龔萬仁解釋稱,這是由于速溶咖啡整個品類的增長都在放緩所致。
然而雀巢速溶咖啡的遇冷并不意味著民眾對咖啡需求的減弱。事實上,與速溶咖啡的凄涼場景截然相反,整個咖啡消費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期。有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僅為700億元,而隨著消費市場的日漸成熟,到2017年這個數字將有望翻番,突破1500億元。
為何咖啡行業整體興旺,而作為啟蒙者的雀巢速溶咖啡卻陷入困境?這一現象看似奇怪,但其實也不難理解。
早年間,國人的咖啡基因被雀巢喚醒,市面上也盡是雀巢的產品。彼時的消費者選擇雀巢不單單是出于喜愛,還因為產品種類不豐富,可選余地小。然而,隨著咖啡市場的打開,競爭者的涌入,中國開始掀起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的熱潮,速溶的市場也隨之被擠壓。
據咨詢公司英敏特此前發布的報告,目前,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1.8%、10.1%和18.1%。盡管速溶咖啡將繼續主導中國的咖啡市場,但隨著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市場更為迅速地增長,預計這兩個細分市場將獲得更多的份額。英敏特預計,截至2019年,速溶咖啡的份額將下降到66%。
事實上,速溶咖啡的不景氣僅是雀巢在中國市場遇冷的一個縮影。龔萬仁提到,除了上述的速溶咖啡,雀巢此前收購的銀鷺及徐福記均表現不佳。
為何無論是咖啡還是糖果,雀巢都在逐漸失去中國消費者的心呢?
其實,根本原因在于現今國內的消費結構和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個性化消費、精細化服務已經成為趨勢,曾經視為時尚、流行的“日化選寶潔、食品買卡夫、雀巢”時代已然遠去,消費者有著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
雀巢們如果依舊行動遲緩,依然停留在排浪式消費模式的階段,那么,對于雀巢來說,真正的危機可能就不遠了。
來源: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