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事、娃哈哈、脈動等企業紛紛推出各自的維生素飲料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深耕該領域多年的脈動和紅牛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留給后來者的市場空間有限,加之維生素飲料的飲用范圍已受到營養學專家的質疑,新品更多或也只是曇花一現。
巨頭扎堆
隨著可口可樂、統一、娃哈哈等飲料行業巨頭相繼加碼維生素飲料,推出多款新品后,百事公司也終于按捺不住了。日前有消息稱百事公司推出了取名“維動力”的氣泡維生素飲料。在今年4月娃哈哈也拿出了新品“C驅動”,該產品定位維生素飲料,劍指現已被紅牛、脈動、農夫山泉維他命水等產品主導的維生素飲料市場。
日前有消息稱,在進入中國12年后,達能旗下的脈動終于推出了又一款名為“隨悅”的維生素果味飲料新品。雖然達能方面并未解釋新品與老品牌“脈動”之間的區別,但是在飲料業內人士看來,達能此舉或意在進一步鞏固在維生素飲料領域的地位。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分析,隨著消費者對健康越來越關注,維生素飲料借“富含維生素”這一特點越來越被消費者所認可,該品類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在茶飲料、碳酸飲料等傳統飲料品類萎縮之時,飲料企業瞄準發展潛力大的飲料品類也是情有可原。”簡愛華如是分析。
差異化競爭
在飲料巨頭們紛紛加入后,維生素飲料市場也暴露出了同質化的問題。調查發現,超市中維生素飲料專區內的很多產品包裝相似,口味相近。雖然企業也在有意避開,尋找差異化,但是效果一般。
以娃哈哈新品“C驅動”為例,上市之初便與曼聯世界頂尖足球俱樂部展開合作,借勢體育營銷;而脈動也開啟了產品細分的新階段,專門針對女性消費群體推出“纖系列”新品。
“無論是從口味還是營銷策略上,企業上述選擇表明,目前維生素飲料品類的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搶羹難度加大。”一位飲料企業內部人士表示,維生素飲料的賣點就是富含維生素,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口味,因此想要實現突破,難度非常大。目前維生素飲料的定價在每瓶4—6元不等。“在產品上無法突破差異化的時候,價格或將是體現差異的關鍵點,下一步維生素飲料或將聚焦價格戰。”該人士坦言。
或曇花一現
盡管維生素飲料經過脈動等品牌多年培育,得到消費者認可,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能夠像脈動一樣,單一產品一年賣80億元的業績很難再現,雨后春筍般涌出的新品或曇花一現。
簡愛華介紹稱:“目前在維生素飲料中紅牛、脈動和農夫山泉是三大巨頭,紅牛早已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一家獨大的局面不能輕易撼動,而這三者在品牌的營銷和渠道的建立上都已成熟,其他后入局的企業差距還很大。”
除此之外,質疑維生素飲料飲用安全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更有營養學專家直言,維生素飲料中所添加的維生素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而且由于市面上銷售的這類飲料大都含糖,長期飲用會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肥胖。
“隨著維生素飲料飲用知識的普及,消費者會越發意識到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維生素飲料,這將對維生素飲料的發展帶來阻礙。”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由于缺乏行業監測標準,在維生素飲料的準入門檻、成分含量等方面都存在空白和漏洞。要想在這樣一片混戰中實現突圍,對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錢瑜 張茜嵐)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