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滿天星”農產品溯源計劃,正式推進農產品防偽溯源進程。據悉,2015年阿里巴巴碼上淘農特產品溯源首家試點縣計劃從遼寧大洼縣開啟。
食品安全重于天,筆者以為,企業界啟動的農產品溯源計劃正當其時,要知道,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當下消費市場上,一些商家對原產地資源搶占、濫用甚至冒用的行為也損傷了民眾對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所以,通過各種方法重拾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時不我待。
首先,農產品可追溯計劃的“觸網”行為可以使消費者能夠明明白白去消費,從而大大促進農產品的銷量。
二維碼作為一種成熟的科學技術,具有很多天然的優勢,二維碼具有信息獲取、網站跳轉、廣告推送、手機電商、防偽溯源、優惠促銷、會員管理以及手機支付等功能。
當人們拿起手機對產品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后,就會顯示產品諸如品種、種植人的姓名、在哪里生產、運輸、質量級別、出廠時間等信息。
此時,產品上的二維碼就是產品的終生“數字檔案”,上面承載著不同類型農特產品的成長特點等信息,簡單說,溯源二維碼背后承載的是不同的溯源信息。
以大米為例,經過手機掃碼,可以看到諸如產品名、產品特征、產地、種植人、生長周期、生長期施肥量、農藥用量、上市日期等詳盡內容。至于稻田蟹,溯源碼則提供產品的生長基地、養殖加工過程、產品營養價值、生產商及其聯系方式等,以便消費者形成清晰認知。
這樣,消費者對產品的信息一目了然,從而做到透明消費和放心消費。
其次,農產品溯源計劃不僅保證使消費者做到透明消費,而且可以借助這種技術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二維碼技術通過個人秘鑰數字簽名加密與線下離線SDK數據驗證相結合等方式,確保每一件商品二維碼都是獨一無二的。
若有不良商家復制個別二維碼進行造假售假,廠家在通過阿里大數據對二維碼做出掃碼次數判斷,以及打假雷達自動追蹤掃碼地理位置以后,可迅速排查出假冒產品售假地址,從而截斷線上線下的售假行為。
再者,農產品可追溯計劃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現有農產品的生產和養殖模式,要知道,更為精細化和具有定制化功用的“私家農場”或許是未來農產品市場發展的一個方向。
比如,現在社區支持農業CSA經營模式特別火,此種經營模式首先要規劃建設農產品認養基地,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農場要建立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和土壤肥沃等基礎較好的地方,同時輔助于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等。
最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不僅是關乎到人們舌尖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關乎百姓飲食的食品安全問題。
一定意義上,食品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相關機構監管的缺失,所以,加強監管必將有助于食品安全體系的建設。
事實上,農產品領域實施可追溯計劃僅僅是一個開始,這種模式可以推廣到全國,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論是哪家電商的產品,河蟹、大米、小米、蔬菜等農產品都可以嘗試這種技術。
放眼望去,在未來,不僅是農產品,絕大部分產品都可以配置這種可追溯的二維碼,讓二維碼成為產品的“數字檔案”,成為每個產品的標配,這樣,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才有質量和信譽保障,食品安全問題則更是迎刃而解了。(張焱)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