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嘴、老婆大人、公主駕到……醒目的裝修、琳瑯滿目的貨品,一家家進口零食店在浙江省慈溪市遍地開花,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一些商圈和小區附近甚至出現了進口零食店扎堆的場面。進口食品爆發式開店的背后,也有不少創業者鎩羽而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進口零食店未來要改變銷售模式,同時提醒消費者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洋零食”呈爆發式開店
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來到位于金一路附近時,一定會不知該往東走還是往西走。因為,就在這條小小的路上,開出了四五家進口零食專賣店,儼然一個進口零食的“淘貨”小基地。
比如,在零食店,放眼看去,50多平方米的店內擺得滿滿當當,進口零食按原產地的不同分門別類擺放在店鋪的不同位置,來自澳洲的豆奶、泰國的榴蓮干、馬來西亞的巧克力等。這些食品的包裝色彩鮮艷,造型奪人眼球,前來挑選零食的顧客絡繹不絕。
就在該店對面不遠處,便是最早進駐慈溪的進口零食店“老婆大人”。店內四五十平方米大小,店主將網絡爆款零食單獨設置專柜或陳列在進口食物區,供消費者選擇。零食種類繁多,就連小小的一包芒果干也分為泰國進口、菲律賓進口、美國進口。
“我們店開了已經有一年多了,選擇這里是因為這一帶的消費潛力大,附近的居民多,銷路比較好。”該店營業員說。
這些店都是什么時候冒出來的?家住虞波小區的市民朱女士說,她常常帶著孩子到這里來買零食,這些新店大概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陸續開出來的,其中有一家比較大的進口零食店開了不到半年就關門了。“現在這條街上大大小小的進口零食店有四五家吧。”
事實上,進口食品店扎堆的現象不只出現在金一路附近,城區青少年宮路、孫塘北路、開發大道等路上也都有若干家零食店開出。
競爭激烈導致“創業難”
由于進口零食的市場受眾龐大,進口零食店的創業門檻也相對較低,很多年輕人把進口零食作為創業新方向。在慈溪市,該行業的井噴現象出現在2013年下半年,多數進口食品店集中在超市、商業繁華地區或成熟社區周邊。
但在這個行業里鎩羽而歸的創業者也不在少數。去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趙同學和幾個朋友在實習期間,就選址北二環路的一家小店面,做起了進口零食生意,主營泰國、日本等亞洲地區的餅干、糕點、糖果類。但不到9個月,這家店就因為“生意欠佳”關了門。
說起這幾個月的經營情況,趙同學是一把辛酸淚。“目前進口零食店遍地開花,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一種餅干賣得好,就都賣餅干;一種飲料賣得好,又都去賣飲料,結果容易曇花一現。”趙同學直言,早幾個月做進口食品的利潤比較好,有時候甚至可以做到翻倍,但是現在競爭激烈,能有20%的利潤就不錯了。有時候還不如國產品牌利潤高,國產的還有廠家促銷費用投入,進口貨都得商家自己承擔。
在擔山路的某進口零食店,與一年前專營進口食品不同,該店在入口處的顯眼位置擺放著稱重銷售的牛肉干、小雞腿等國產休閑食品。店長說,這種轉變主要是考慮到進口零食店的不斷增多,導致消費群體分流。
同質化和質量問題顯現
三四年前,進口食品對國內消費市場而言還是個新鮮玩意,敢對其有所涉及的商家也是少之又少,最先開始流行也是從成本較小的線上網絡。而現在,隨著市場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口食品遍地皆是。尤其是近一年來該行業的不斷擴張,甚至一條街就有四五家的這種情況,競爭如此激烈,如何才能發展生存?
“進口零食量販是目前最時尚的一種業態,是歐洲非常發達和流行的模式。”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隨心所欲,自由搭配”的模式,受年輕人青睞。但市場發展到現在,進口食品越來越多,國產休閑食品也越做越好,離開了“新奇”的外衣,進口糖果終究只是糖果,進口餅干也不過就是塊餅干。
“目前,撇開進口食品店之間的內耗,進口零食與國產零食的競爭也較為激烈。要想殺出重圍,除了要注意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還要強化產品優勢,為消費者提供更明確化的服務,引導更多的消費者來體驗,從而爭取更多的消費者。”該業內人士分析說。
隨著進口零食店“遍地開花”而來的是,進口食品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1月進境食品、化妝品檢驗信息,結果顯示來自美國的APS牛初乳粉、寶氏葡萄堅果薄麥片、亨氏番茄汁,來自英國的好山泉水、雀巢牛奶巧克力冰淇淋,來自泰國的啦班豆奶等多個批次的進口食品不合格。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進口零食時,不能一味圖便宜,也不要以為寫著進口的食品,就一定好。目前市場上銷售進口零食的商家很多,也存在不少貓膩。有的貨不是進口的卻打著進口的旗號,其實是在國內東莞、福建等地生產的“山寨貨”;有的看起來價格很低,其實渠道不正規;有的產品成分質量不過關,不允許進入中國市場,卻也在銷售。“所以消費者購買進口零食,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場、連鎖店購買,認準有中文標簽、通過衛生檢驗檢疫的產品。”(龔益)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