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突如其來的倒奶風波使“一牛獨大”的產業弊端再次暴露無遺,同時大力發展羊奶產業的呼聲再次響起。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相應增強,羊奶的營養保健功效正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但與牛奶相比,我國羊奶消費觀念和習慣尚未形成,消費市場培育明顯滯后,又因為產業基礎薄弱,規模化生產能力有限,限制了其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奶羊與奶牛相比在飼養方面有著諸多優勢,羊奶又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隨著現代高新脫膻技術的應用,羊奶的口感將會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未來羊奶目標消費群體將會擴大,市場需求蘊藏巨大潛力。
“奶中之王”數羊奶
在國際營養學界羊奶被譽為“奶中之王”,由此生產加工的乳制品更被視為“乳中精品”,在歐美日等國家已熱賣多年。
據專家介紹,羊奶是一種營養物質完全的保健飲品,其蛋白質結構和脂肪結構與母乳較為相似,有利于人體消化吸收,且長期飲用羊奶不會引起發胖,更適合現代人對奶品的營養要求。據測定,每100克山羊奶中含干物質12.58%、蛋白質3.54%、脂肪4.1%、乳糖4.3%、灰分0.86%、鈣214毫克、磷96毫克,并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PP等多種營養物質。羊奶的營養價值并不比牛奶差,有的養分如蛋白質、脂肪和鈣、磷等含量均比牛奶高。同時,羊奶較牛奶含有更多的α-乳清蛋白,較少的酪蛋白,且與牛奶相比不含或含有的可致過敏的異性蛋白(如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極低,因此,體質各異的人群都可以從喝羊奶中受益;另外,由于山羊奶中乳糖的顆粒小,加之含有大量的三磷酸腺苷,能夠充分分解羊奶中的乳糖,故國人飲用羊奶不會發生乳糖不耐癥,這對于胃腸較弱、體質較差的嬰幼兒則更為適宜。但由于羊奶中的游離脂肪酸(主要是己酸、辛酸和癸酸)含量較高,帶有一股膻味,加工中必須經過處理。
羊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現代醫學研究,羊奶的營養組成與牛奶、人奶相似,具有很好的保健和醫療作用,如護膚、抗炎、抗衰老、鎮靜安神和增強抵抗力。因此,羊奶作為營養保健佳品已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被大力推廣。
消費市場待培育
長期以來,喝羊奶的人稀少,是因為很多人覺得有膻味,隨著現代高新脫膻技術的運用,羊奶才在國內市場漸漸流行。在一些大型超市,以往奶制品專柜只屬于牛奶世界的“一牛獨大”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羊奶制品已經擺上了顯眼位置。有的超市羊奶制品還較為齊全,從嬰幼兒系列、孕產婦系列到營養系列應有盡有。與此同時,各品牌液態羊奶企業組織的現場宣傳促銷活動,也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通過投放廣告宣傳、現場免費品嘗和超低價促銷活動,使不少消費者對羊奶有了進一步了解。
不過,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羊奶大多以奶粉形式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去除新鮮羊奶膻味的工藝必須在加工成奶粉的過程中進行,經過這樣的工序,沖飲羊奶粉或飲用調制羊奶時,便沒有了膻味,且口感更好。某超市營業員介紹,羊奶粉特別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喝羊奶不易發胖,能美容瘦身,很多白領女性在初次品嘗后,就會被吸引,喝完之后仍會接著來買。與羊奶粉成分相同的羊奶片因其攜帶方便也頗受歡迎,不少年輕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在為寶寶選購。盡管羊奶粉的售價比牛奶粉要高,但來咨詢了解和有意購買的人還是逐漸增多,為低迷的國內乳市注入了一股新能量。
市場調查顯示,與牛奶相比,目前市面上的羊奶價格確實要高不少。在一些超市的嬰幼兒奶粉專柜,同樣分量的嬰幼兒第一階段配方羊奶粉要比牛奶粉貴近百元,在普通人群消費的一般奶制品中,羊奶也較牛奶貴。對此各方說法不一。有的消費者說:“好東西當然貴。”來自生產企業的人士則認為:“新產品開發上市成本高。”有業內人士認為,羊奶產業不成規模,生產能力有限,消費市場培育滯后,消費尚未形成熱點。
產業發展掣肘多
羊奶在我國之所以起步早卻發展滯后,專家認為是因為規模化水平低,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領軍品牌;加之,科普宣傳不到位,消費觀念和習慣培育滯后,缺乏市場的強力拉動。這些因素制約著奶羊的產業化發展及羊奶市場的快速成長。
如今,在龐大的牛奶產業面前,羊奶還只不過是個嬰兒,雖然它已在數年前誕生,但相差卻十分懸殊。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奶羊存欄量為1200多萬只,羊奶總產量160多萬噸,羊奶年產量僅占全國鮮奶總產量的4.5%;2013年全國羊奶粉行業銷售收入約為30億元,不到全國乳品行業銷售額的2%;剛剛過去的2014年,雖然國內品牌中除了金貝美多、歡恩寶、美可高特等傳統羊奶粉品牌外,許多有實力的乳企,如圣元、完達山、飛鶴等老牌牛乳企業也紛紛進軍羊奶市場,盡管發展勢頭迅猛,但羊奶業仍面臨著許多困境。農業部山羊研究室主任、西北農業大學教授曹斌云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奶羊的生產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差異很大。世界奶羊年均泌乳期平均個體產奶量達到750公斤,我國僅為530公斤。
以山東為例,山東一度是傳統奶羊生產和產品加工大省,擁有全國4個奶山羊品種中的2個(嶗山和文登)。1995年,山東的羊奶產量甚至超過了牛奶的產量,但是8年之后,牛奶的產量實現了大增,而羊奶的產量不升反降。“事實上,山羊奶產業對山東來說,并不是個新事物。相反,它的起步甚至早于牛奶,只是后期發展滯后。”山東畜牧總站副站長、研究員曲旭仙如是說。
據調查,雖然現在已有一些家庭悄然接受了羊奶產品,但羊奶消費尚未形成熱點,羊奶企業普遍投資不大,只靠零打碎敲的宣傳根本無法啟動潛在的消費市場;同時在生產加工方面,目前支撐山羊奶業發展的服務體系也還不夠健全,包括良種繁育改良、飼草飼料供應體系、疫病防控體系、原料奶質量收購服務體系和質監體系等,由于品種沒有及時改良更新,飼養管理不善,羊奶產量低,除膻技術還不徹底,都制約了規模化生產。
專家指出,羊奶是否有膻味與羊奶來源、生產技術和環境有很大關系,越高品質的羊奶越沒有膻味。因此,加速奶羊品種改良,提升規模化養殖比重,改進傳統的飼養管理方法,加大科研開發力度,推廣應用高新脫膻技術,進而實現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已是當務之急。
“羊奶時代”路漫長
專家表示,雖然羊奶上市改變了牛奶獨統市場的局面,增加百姓的消費選擇,但要想做大做強,促使“羊奶時代”真正到來,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曹斌云指出,“一牛獨大”的中國奶業以往走上了一條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的不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國內連續發生的“奶荒”與“過剩”的反常現象,更暴露出中國奶業的不成熟和管理上的嚴重失控。這就需要及時調整奶業的產品結構,改變“一牛獨大”的狀況,大力發展羊奶產業。
與其不謀而合的是,針對國內奶業,近期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都表達了壯大奶羊產業、謀求奶業困境突圍的觀點。專家指出,奶山羊相比奶牛,在飼養方面有著很多優勢。從飼料來源看,奶牛吃的苜蓿多為進口原料,受制于國外,奶羊就不受此限制。從環保壓力看,奶牛相比奶山羊的排泄物要多幾倍,無形中增加了環保投入。2015年1月1日起,新的《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奶牛的環保費用陡增,奶牛業微薄的利潤將難以支撐逐漸加大的環保成本。目前,正是國內奶業苦練內功、轉型調整的關鍵期,在牛奶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大力發展奶羊產業將迎來極好的市場機遇。
事實上,近觀國內市場就能看出羊奶消費上升的勢頭。首先,受年輕女性追捧;其二,近年來由于工作節奏加快、剖腹產人數上升等,導致我國母乳喂養率逐年下降,而羊奶作為最接近母乳成分的乳制品,受到年輕媽媽的歡迎,未來最龐大的羊奶粉消費市場將來自于嬰幼兒群體。因此,現在羊奶企業主要的任務是正確引導消費,合理培育市場。
另外,羊奶標準的缺失,也是制約羊奶市場擴大和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奶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羊奶產品進入市場已有多年,但由于市場消費和羊奶產量增長緩慢,不少廠家都是小規模生產,導致羊奶的標準遲遲未能出臺。這樣羊奶產業就無奈地墮入了一個發展怪圈:狹小的市場導致羊奶標準的缺失,而缺失標準又制約著羊奶的市場擴大和產業發展。這個怪圈不解決,羊奶時代便無法如愿到來。(劉國信)
來源: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