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需求強力拉動中國奶業發展


    時間:2015-03-30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日前對國內倒奶成因和未來國內市場前景做了深層分析。余欣榮表示,中國高度關注、積極應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逐漸緩解、解決近期部分地方出現的奶業發展問題。

    當前出現的奶源過剩、農民賣奶難問題,產生原因比較復雜。首先從國際上看,2014年全球奶業增產明顯,導致國際市場奶價大幅下跌,由此推動了我國進口奶粉大幅增加。去年我國從國際市場上進口了105萬噸奶粉,增長幅度達到了6.5%。再從國內來看,2014年全國生鮮奶產量達到3725萬噸,增長幅度是2007年以來最大的。國內市場消費增長幅度趕不上國際奶粉大幅度進口和國內奶業大幅度增產,導致了國內養殖戶鮮奶收購價格由去年初的每公斤3.25元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85元。此外還有長期原因,也就是我國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無論是規模、成本,還是產業鏈接度,都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我國奶業還沒有擺脫規模小、成本高、國際競爭力相對弱的狀況。我國各級政府采取積極措施,支持和幫助奶牛養殖戶,包括補貼、保險、開拓市場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奶價下跌對奶農造成的沖擊。

    我國奶制品市場潛力巨大、空間廣闊,強大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拉動奶業發展。具體來講,一是我國奶業產業轉型升級有基礎。經過幾年的支持和發展,100頭以上奶牛養殖戶已經占到整個養殖業的45%以上,奶牛單產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養殖機械化程度也有了很大改進,進一步縮小了和國際奶牛養殖業的差距。二是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我國牛奶特別是生鮮乳占有量很低,人均消費量不到發展中國家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這就是巨大的需求潛力,將會轉化為奶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三是質量安全有保證。農業主管部門一直在推動奶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指導、支持奶牛養殖戶提升質量安全水平。農業部連續6年開展了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累計抽檢了12.5萬批次,結果表明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是放心的,而且在持續向好。(本報特派記者王小萱)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