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品安全報告發布:進口食品兩成帶菌


    時間:2015-03-27





      3月25日,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和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4》、《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中國食品安全治理評論》,分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其中,《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4》與《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是教育部批準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這已經是主辦方連續第三年推出報告了。《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4》與《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在描述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及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總體狀況的基礎上,凝煉出一些具有價值的觀點,對推動中國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朱長學表示,今年出版的三份食品報告為讀者立體觀察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作為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和輿情研究中心有責任參與到江南大學的學術研究當中,與各院校、專家、學者、媒體同仁共同探討食品安全保障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有責任凈化輿論環境,呵護傳媒生態,為食品工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空間。

      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吳林海介紹說,《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4》研究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仍然發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人士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有著不同的看法,海內外各種媒體也有著不同的聲音,但“總體穩定,正在向好”確實是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的基本面。這一基本面并非因為不同看法、不同聲音而改變。吳林海教授還認為,建設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的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務之急是,面對食品安全治理的常態化問題,政府必須以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主線,堅持以常態化問題為導向,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安全風險社會共治的格局,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化解新風險。

      “食品安全網絡輿情通過影響網民的認知與行為而對社會產生影響,其中,對食品市場的影響是其社會影響的重要方面。我們的研究小組以黃浦江死豬事件和新西蘭毒奶粉事件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食品安全網絡輿情對食品市場的影響”,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副教授洪巍介紹了《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的相關情況,他表示,在食品安全網絡輿情中,信息通過影響網民的認知與行為從而推動輿情事件的發展,網民可以從不同渠道獲取食品安全信息。因此,《中國食品安全網絡輿情發展報告2014》研究小組在實際的調查問卷中專門設置了相關問題,以探討網民獲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

      《中國食品安全治理評論》是全新推出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秉承“為人民做學問”的歷史責任,兼顧“學科交叉、特色鮮明、實證研究”學術理念而創立的學術刊物。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副教授王建華認為,中國食品安全的治理既是全球的共性問題,也是中國的特殊性問題。本刊物的研究側重于中國食品安全治理問題的研究,立足于中國的現實場景和具體問題,通過實證調查與案例分析,研究食品經營主體的現實微觀行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消費的需求、政府食品安全監管的新發展,探討中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研究中國安全食品市場的培育與發展,分析政府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新變化。

    來源:中國經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