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乳企上演巴氏奶攻防戰 進口門檻不斷抬高


    作者:齊琳 阿茹汗    時間:2015-03-11





    在韓國、日本等乳制品企業瞄準國內巴氏奶市場空白欲發力搶占時,國內相關部門日前抬高了巴氏奶進口質檢門檻,此外更有業內人士透露,國家扶持巴氏奶的政策或將出臺,這給原本就不具地緣優勢的國外乳企潑了一盆冷水。乳業專家稱,在此情況下,還未受到外資沖擊的巴氏奶市場最有可能成為國內乳企相互角逐的戰場。

    巴氏奶進口呈異軍突起之勢

    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常溫奶大舉搶灘中國市場后,采用巴氏保鮮工藝的巴氏奶也正在沖破保質期短、冷藏條件高等障礙搶食中國客戶。不過與此同時,中國對于巴氏乳制品的質量檢測門檻也正在逐步提高。

    就在上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5年的第三號公文,即《質檢總局關于調整〈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實施要求的公告》,針對巴氏奶的進出口標準做出了進一步細化。其中一項內容為,除了已公布的生乳、生乳制品、巴氏殺菌乳外,在需要辦理進境檢疫審批手續的進口乳品類中,又增加了以巴氏殺菌工藝生產加工的調制乳。規定要求,從2月1日起報檢進口的以巴氏殺菌工藝生產加工的調制乳,必須提交《檢疫許可證》。

    此外,該政策還在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的檢測項目中增加了鉛、汞、砷、鉻4種重金屬檢測項目,以提高對于進口巴氏乳制品的質量檢測標準。

    針對此次調整,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國進口乳制品數量一直呈現較高增長的態勢,同時進境乳制品因為路途遙遠、溫度不可控等多重原因屢次被曝出質量問題,尤其是在國外普及率較高的巴氏奶并非完全符合國人的體質,因此提高乳制品的進境門檻,也是為了保證國人乳制品消費的安全。

    另外,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常溫奶成為國內乳制品消費市場中最主要的進口品類后,巴氏奶也呈現異軍突起之勢,所以在業內人士看來,抬高巴氏奶的進境門檻,也是為巴氏奶集中來襲提前做好準備。

    進口乳企的下一個藍海?

    據悉,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常溫奶通常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溫滅菌工藝,可以保證長期儲存,與之不同,巴氏奶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巴氏保鮮工藝,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新鮮牛奶的活性生命物質和天然營養。該工藝要求巴氏奶必須在2℃至6℃冷藏,保質期僅有5天至7天,需要全程冷鏈運輸,銷售半徑也只有三五百公里,并不適合長距離的進出口。

    但是這也并不能阻礙一些國外乳制品企業搶灘中國市場的決心,近年來,日本、韓國已經向中國大量出口巴氏鮮奶,新西蘭、澳大利亞也從去年開始試水該領域,進口巴氏奶價格通常是本地冷鮮奶的三四倍。“目前巴氏奶的進口量在整體乳制品的進口量中只占據很小一部分,但是在國內部分企業和進口商的推動下,國內巴氏奶的銷售額增長已明顯提速。”乳業專家宋亮如是介紹。

    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全國巴氏鮮奶銷售額增長率達到了24.3%,遠遠大于常溫奶的增速。

    雖然增速較快,但是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內液態奶的產量中僅有30%為巴氏奶,且多以三元、光明、廣東燕塘等區域品牌為主。但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巴氏奶的消費占整個乳品消費的90%以上。

    “目前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口量和常溫奶已初具規模且國內同品類競爭已十分激烈,無論是對于國外企業還是國內企業而言,市場空間已十分有限,這也激發了國外乳制品企業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巴氏奶市場。”乳業專家王丁棉如是表示。

    不過,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新規下,巴氏奶進口中國的要求越來越高,另外巴氏奶本身就具有配送范圍不宜超過200公里的要求,這也將對進口巴氏奶形成一定障礙。宋亮表示:“目前國內消費者對于巴氏奶的了解不夠,如果具備了消費習慣和常識,會自然分辨出巴氏奶的優劣。這樣一來,經過長途跋涉進入國門的進口巴氏奶會進一步失去競爭優勢。”

    國內乳企的反擊

    乳業專家普遍認為,巴氏奶進口質量標準的嚴苛正在從側面對國內乳制品企業發展巴氏奶形成鼓勵。“隨著進境乳制品門檻的提高、國內民眾消費回歸理性,國內乳制品企業也將受益。”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如此認為。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鼓勵發展巴氏奶的政策將于近期出臺,這不僅會對國外乳企的進入形成打擊,更重要的是會從根本上扭轉國內生鮮乳供大于求的局面。

    從今年年初至今,國內生鮮乳供應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消化,從而引發了倒奶現象。王丁棉指出,除了進口乳制品過快增長及國內乳制品企業對國外原料粉的依賴較大外,國內乳企重視常溫奶、輕視巴氏奶也同樣導致了奶源過剩。“國內常溫奶多使用進口乳粉,而巴氏奶以生鮮乳為原料,且營養保留程度最高,所以只有大力發展巴氏奶才能消化過剩奶源。”王丁棉說。

    不僅如此,由于巴氏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的天然營養,巴氏奶也正在成為具有奶源優勢乳企躍躍欲試的領域,此前就有現代牧業、中鼎牧業等企業紛紛透露了進軍巴氏奶的想法。宋亮指出:“巴氏奶對于冷鏈的要求高于低溫奶產品,因此最可靠的配送范圍為200公里以內,就這一點而言,國內乳企就有先天優勢,留給進口產品的市場空間并不大。”業內人士就此判斷,在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常溫奶深受進口沖擊之時,具有地緣優勢的巴氏奶或將成為反擊進口乳制品的制高點。

    但是中鼎牧業總裁孫國強日前向記者表示,目前也有眾多因素在制約企業的積極性。巴氏奶最重要的是冷鏈物流和配送,這一項的成本就多達幾億元,這是多數企業無法承擔得起的。

    此外,近距離且高品質的奶源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需要企業和市場逐漸建立和培養。“上述3個難題需要政策層面的協調和扶持,企業才能有更大的底氣發力巴氏奶。”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齊琳 阿茹汗)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