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沖擊,國內一些傳統行業陷入困境,一些民營企業艱難生存。業內人士對此持兩種態度,一方認為產能過剩,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覺得企業還需從自身找問題,行業發展現瓶頸也不失為一次企業轉型的機遇。
2014年,被人戲虐為“一個跑路之年”,產能極度過剩的面粉加工業,也未能幸免。資金鏈短缺、開工率低、利潤率為負等等,成為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個別規模以上加工企業轟然倒下,負責人一夜間難覓蹤影。
諸多面粉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對過度消費的抑制,加上面粉加工產能的嚴重過剩,均導致面粉加工業競爭的白熱化。產能過剩,且越來越突出,導致面粉加工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最直接的就是競爭壓力的逐年增加。但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不同看法,他表示一個健康發展的產業都會出現產能過剩,但那些過剩的產能是老舊、落后的,是不適應潮流發展的。或許是工藝的落后,又或許是收購管理、渠道建設等方面的落后。面粉加工業的確產能過剩,但創新型的企業仍然發展得很快、很好。
要做創新型企業,就要面粉加工企業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符合自身實際的品牌化之路。品牌化是農產品加工的方向,也是面粉加工業的方向。品牌化也即差異化,也只有找到自身的立身之本,才能擺脫低價競爭帶來的惡劣影響。另外,實力有限的中小面粉企業,可以抱團發展。幾個小企業合作,合力打造一個大品牌,來對抗大企業,也不失為出路之一。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