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料工業協會12月4日在2014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年會上發布《2014中國飲料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我國飲料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并指出保障食品安全、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使飲料行業走得穩、走得遠。
我國成第二大飲料生產消費國
《報告》數據顯示,飲料是中國消費品中的發展熱點和新增長點。到2013年,我國飲料年產量已接近1.5億噸,創造產值527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93%,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5.3%。飲料行業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并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201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飲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降速增長新常態仍將持續
同時,《報告》也指出,置身于國家經濟大環境中,飲料行業同樣面臨著經濟發展放緩的新常態,增速有所下滑。2010年以前,我國飲料年度增長率超過20%;自2011年起,產量增速趨緩;2013年,增幅為14.1%。未來一段時期內,這種降速增長的新常態仍將持續,飲料行業需正視此種變化。
堅持“食品安全至上”理念
《報告》指出,“食品安全、預防為主、預警在前”是飲料行業被評價為“最容易發生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的行業,也是偏偏沒有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飲料行業通過飲料產品標準的制定,不斷地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對飲料行業的產品創新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并倡導全行業為消費者打造健康、放心的消費環境,堅持“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
履行社會責任實踐顯成效
《報告》對我國飲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實踐進行了闡述,指出飲料企業在保障食品安全、節能減耗、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均履行了社會責任實踐。數據顯示,2013年,參與行業節水節能考核評價的企業及生產基地數量較2010年增長近一倍,較2007年增長超過134倍,飲料制造噸產品取水量比2011年下降7.35%,綜合能耗比2011年下降25%。
此外,《報告》還對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于飲料行業的管理進行了闡述。早期的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亂象頻發,在政府加強準入管理后得到有效緩解。2008年《反壟斷法》出臺后,飲料企業并購納入了商務部的審查范疇。2011年,在物價普遍上漲的背景下,飲料行業協會及部分企業應國家發改委要求,從消費者利益出發,克服生產成本提高壓力,進行“保供穩價”。
“強”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最后,《報告》指出,中國飲料的未來,起步于已有的高績效水平,落腳在消費者對飲料豐富產品的追求和對質量安全的需求上。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飲料大國,但“大”不是目標,“強”才能實現走得穩和走得遠。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