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約而同結束歷時兩年多的惡性價格戰后,近日,方便面兩巨頭統一、康師傅相繼推出定價5.5-6元的高端面產品,轉舵高端市場。業內稱,隨著方便面市場同質化嚴重,涉足高端已成為趨勢,不過高端面與其同等價位的替代品相比,在價格和健康程度上也并不占優勢,因此高端面難扭轉整個行業的下降趨勢,也難助力統一挽回業績,搶占市場。
方便面巨頭發力高端
統一在此前公布的半年報中就曾透露,將涉足方便面高端市場,以挽回在主營業務上的失利。隨后,統一便悄然展開了首款高端產品“革面”的鋪貨。據統一介紹,該款產品的研發歷時五年,產品擁有“大片肉、大片菜”以及蝴蝶面餅,因此定價5.5元,定位中高端市場。目前,統一已經排定了革面在各大區的鋪貨節奏,先聚焦做好一二線城市,隨著革面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再向三四線城市覆蓋。
無獨有偶,在統一發力方便面高端市場之時,其勁敵康師傅則早先一步,同樣推出了定價6元左右的“愛鮮大餐”方便面。康師傅此前透露的信息稱,該產品更是耗費了康師傅八年的時間完成研發,通過無人工味精、非油炸面餅等概念主打高端方便面市場。
今年方便面整體市場持續衰退,康師傅與統一也似乎意識到了價格戰對市場份額的增長已經十分有限,并對利潤增長無益。盡管統一方面也曾表示要擺脫與康師傅的價格戰,但革面的推出,還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康師傅的高端產品愛鮮大餐。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此舉,兩大巨頭又打響了一場高端方便面之戰。
追求利潤最大化
對于轉戰高端,統一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方便面在韓國擁有超過78包的人均消費量,在印度尼西亞則達到68包,而在中國只有30余包的消費量,因此統一認為中國方便面市場容量非常大。但是行業的發展卻陷入了僵局,主要原因則是行業發展沒有滿足消費多元化的需求,因此統一選擇以多元化的產品來迎合市場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收入水平提升是消費品升級的重要背景,而對于方便面行業而言,產品升級不可忽視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在價格戰中不斷萎縮的毛利率。
以統一為例,今年上半年統一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38.2%,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34%下滑至32.5%,其核心方便面業務虧損了1.16億元。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以袋裝方便面為例,統一的方便面售價在2.5元/袋,食材加包裝就已占去了1.2元的成本,加上渠道以及營銷費用,統一的產品利潤只有1-2分,再加上價格戰的緊逼,統一的凈利潤幾乎為零,“所以推出定價5元以上的產品,對于統一而言,雖然食材成本上升,但是利潤也能隨之翻番,不論是統一還是康師傅涉足高端,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該業內人士如是說。
高端產品難救行業萎縮
不過,對于方便面市場來說,行業衰退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根據尼爾森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方便面整體市場持續衰退,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1.9%,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5.95%。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近一兩年國內方便面行業銷售收入表現要好于銷售量就可以看出高端化已經是方便面行業的一種趨勢,但是她認為高端化并不僅體現在價格上,更為重要的是還要看產品的原材料、加工方式、品牌內涵能否迎合消費者,尤其是能否滿足消費者當下的健康需求。
對此,統一表示:“只要行業良性發展,從500億元到700億元,甚至1000億元都不是問題。”但是統一的信心則遭到了其他業內人士的質疑。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方便面整個行業下降最明顯的就是高端容器面,下降幅度達到了10%-15%,而高端面針對的消費群恰恰對價格不敏感,反而對產品的健康要求很高。
朱丹蓬認為,雖然高端面打著“健康”的牌子,但僅僅是換湯不換藥,此外與高端面同等價位的替代品很多,在價格和健康程度上高端面也并不占優勢,因此朱丹蓬坦言,涉足高端只是方便面巨頭們換了戰場來搶市場,并不能扭轉行業下降的趨勢。北京商報記者 齊琳 阿茹汗 實習記者 張茜嵐
來源: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