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白酒如何轉出那道彎


    時間:2014-09-16





      從最新發布的酒企中報業績以及中秋節白酒市場的表現等來看,白酒行業的冬天還在繼續。在9月9日~12日舉行的酒博會上,業內人士積極尋求路徑出海,力求闖出一條新路。

      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的業內資深人士認為,禍有其因,轉而成福。白酒市場遇冷有其必然性,通過深耕大眾市場、深挖多元化產品、提煉和推廣酒文化、抱團開發海外市場、轉變發展思路,有望推動白酒業在明年至后年走出低谷。


      仍在冬季

      “中國白酒行業正處于調整期,須快速打破幻想,加快適應形勢的變化。”9月9日,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在參加中外名酒高峰論壇期間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

      用“禍不單行”來形容去年以來的白酒行業最為貼切不過,中國的白酒市場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去年開始,昔日的高端白酒就開始逐步放低身段,降價跑量。中秋節前后本是白酒傳統的銷售旺季,但今年的中秋,白酒卻遭遇了旺季難旺的尷尬。

      最新發布的16家白酒上市公司2014年中報業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的只有茅臺、古井貢酒以及白酒概念股順鑫農業,凈利潤除了順鑫農業,其余均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皇臺酒業,同比降幅達到732.19%。可以說,白酒業上市公司哀鴻一片。

      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白酒的“黃金十年”逐步走向終結,原因有四:一是國內總體經濟增速放緩,白酒消費受影響;二是“三公消費”受到限制、“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提倡勤儉節約等,客觀上壓縮了白酒消費市場;三是塑化劑風波等食品安全事件給白酒行業帶來沖擊;四是消費者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更傾向于消費低度酒或者啤酒的“90后”正逐步成為主流消費群體。

      9月9日,第四屆中國貴州酒類博覽會在貴陽開幕,開幕式上集中簽約總額為1130.3億元,而2011年~2013年,前三屆酒博會集中簽訂的投資項目合同金額分別為1188億元、1578億元、1777億元。

      走新路找春天

      任何行業都有規律,會經歷興起、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等更替過程,白酒行業亦不例外。經過長期高速發展,白酒行業需要進行調整。但是,該怎么調?白酒行業應當如何走出冬季,迎來春天?

      王琦表示,白酒行業面臨的這種調整是長期的,應當加強統一認識,加快轉變的步伐。怎么轉?王琦提出了三大戰略:大眾化戰略,多元化戰略,“走出去”戰略。

      “我們必須承認,白酒還是有市場的。”王琦表示,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酒企應當將目光瞄準普通消費者,在價格定位上走中低端路線,將物美價廉的白酒供應給普通消費者,通過大眾化戰略擴大白酒市場。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目前消費者的結構和消費習慣都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中國白酒走出去的機會正在成熟。”王琦表示,“走出去”也是國內酒企應當考慮的重要方向。

      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總裁朱力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酒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1989年第五屆白酒評酒會等場合都在國際上亮相過,而且現在也越來越受到外國消費者的認同,具備“走出去”的基礎。“一是要文化先行,二是要抱團出海。”王琦認為,現在中國白酒“走出去”的短板就是文化,需要白酒行業抱團去提煉和推廣,推廣飲用文化以及歷史文化等內涵,提升中國白酒應有的品位。

    來源: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