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15家上市白酒企業相繼披露2014年半年報。據記者統計,這15家酒企再次遭遇經營大面積下滑,凈利潤增長率一項更是“全軍覆沒”,悉數下滑。這表明2014年白酒業依舊未能脫離“下滑”的軌跡,行業形勢仍十分嚴峻。
“自救”是白酒行業近兩年來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白酒從業者們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從主動降價,到擁抱電商開展營銷變革,再到上市募資過冬,白酒行業近兩年的變化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但行業拐點不會輕易到來,白酒行業主動求變無法一帆風順。供需失衡、價格體系紊亂、電商業務零經驗等問題始終困擾著白酒企業。
在這場與時間和同行的賽跑中,白酒企業有何得失?隨著中秋、國慶白酒消費旺季的到來,白酒業能否在三季度咸魚翻身?記者從業績、市場、渠道、資本等四個維度,對白酒產業進行了深入調查。
“白酒行業形勢仍不好,仍處在調整期。”今年對于上半年白酒企業凈利潤全面下滑的現狀,中信證券食品飲料業首席分析師黃巍向記者如是表示。不過他也認為,一線名酒下半年可能有所好轉,“從飛天茅臺目前較好的去化情況來看,茅臺未來會率先走出低谷。”
和一線品牌茅臺以及區域龍頭古井貢等不同,二三線酒企的日子分外難過,在今年上半年營收下降27.12%的情況下,其凈利潤下滑幅度卻高達55.54%。
頹勢延續 業績降幅收窄/
8月30日,水井坊披露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下降65.51%;凈利潤虧損1.22億元,上年同期公司盈利1.34億元。
在水井坊披露中報之后,15家上市酒企的中期成績全部出爐,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分析發現,這份成績單的大致情況如下:1,15家白酒企業業績罕見悉數下滑,下降幅度最低的為貴州茅臺的0.25%,最高的是酒鬼酒的244.78%。2,去年上半年白酒企業整體營業收入為576.3億元,今年為486.88億元,同比下降15.52%;去年上半年整體凈利潤為208.58億元,今年為164.44億元,下降幅度為21.16%;凈利潤降幅遠高于營收降幅,表明白酒企業降價的副作用仍在持續。3,分單季度看,剔除今年剛上市的今世緣,從去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14家白酒企業整體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7.73%、-5.59%、-13.20%、-6.24%、-18.38%、-11.96%,同期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2.32%、-8.32%、-24.4%、-31.69%、-22.49%、-20%,營收和凈利潤降幅雙雙收窄,但整體情況仍不樂觀。
自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后,白酒行業調整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根據目前公布的數據看來,白酒行業的弱勢仍未得到改觀,上市公司未能走出低谷。
對于業績繼續下滑的原因,酒企中報中大多表述為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限制三公消費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
降價起效 龍頭有望企穩/
從半年報業績來看,茅臺等一線酒企以及古井貢等區域龍頭酒企,有望率先走出困境。
茅臺最新發布的中報被外界所看好。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22億元,同比增長1.37%;實現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72.3億元,同比微降0.25%。
“看似平淡實則精彩”,對于茅臺上半年成績,申銀萬國的一份研報這樣評述道,“把預收款影響剔掉后,上半年收入實際增長19%。”這份研報指出,茅臺2013年上半年預收款下降42.56億元,今年上半年僅下降25億元左右。
黃巍預測,作為行業“一哥”的茅臺會率先走出低谷,“從飛天茅臺目前較好的市場去化等來看,茅臺未來會率先走出低谷。”理由是,今年春節以來,茅臺的主打產品53度飛天茅臺保持著良好的銷售態勢,因為價格更加親民。
除了貴州茅臺,其他一些酒企也出現了業績改善的現象。如古井貢酒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1%,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55%;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小幅下滑4.78%,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下滑9.18%。
“未來的競爭,是區域性的競爭,一些此前追求全國擴張的酒企,目前要不斷搶原有核心市場的潛力,這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因此,二三線酒企的業績壓力很大,洋河、古井貢作為區域龍頭,相對會好一些。”有分析師指出。
相對一線龍頭酒企們回暖的跡象,二三線酒企的形勢要悲觀得多。
沱牌舍得201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1億元,同比下降3.19%;實現凈利潤1046.9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2.94%。金種子酒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凈利4912.87萬元,同比下降81.92%;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44億元,同比下降9.5%。
“二三線酒企收入下滑并不是太大,但未來總體成長性相對堪憂。在調整期內,其壓力比較大,因為此前調整相對滯后。”黃巍分析指出。
受市場整體形勢不佳、一線酒企紛紛下沉渠道的雙重打壓,二三線酒企的形勢并不樂觀。如青青稞酒、伊力特等去年仍逆勢增長的酒企,今年紛紛調頭向下。記者統計發現,二三線酒企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下滑27.12%,但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幅度高達55.54%。
以青青稞酒為例,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分別增長30%、33.71%,但今年這兩項數據分別為-12.94%、-19.15%。對于今年上半年其業績下降的原因,平安證券近日一份研報指出,一是因為其主銷區在西北,民間消費能力偏弱;二是青青稞酒在青海省內市占率較高,難以在省內通過擠壓競品來獲得增長。
此前,多位白酒行業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即隨著行業調整的深入,區域性白酒或受到更大的沖擊,主要是由于龍頭酒企的渠道下沉。
也多有券商認為,一線酒企受市場的影響在財務報表上的反映更早,而二三線酒企相對滯后幾個季度,接下來二三線酒企業績可能繼續走低。
面對愈加不利的行業形勢,一些二三線酒企也在調整產品和策略,以求降低下滑幅度。
沱牌舍得證券事務代表周建近日向記者透露,針對“舍得”系列,公司作出調整,去年推出了價位200~300元/瓶左右的“舍得酒坊”新品。雖然價格更高的“品味舍得”的銷量明顯“下來”,但“舍得酒坊”的銷量已“上來”。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