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喜”過期肉事件鬧得可謂沸沸揚揚,在人們紛紛譴責外資食企到我國就“變味”的同時,再次引起人們對食品原料安全的關注。
其實,近年來不少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食品原料問題引起的。為應對這種局面,現在許多龍頭食企紛紛向上或向下延伸產業鏈,自己生產原料以確保安全,為食品安全加碼。
“阿膠行業被曝光的兩次重大事件都是因為原料而起。”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02年,某阿膠企業被爆出以馬皮當驢皮生產阿膠,時隔八年后,2010年,阿膠行業再度爆出這樣的“丑聞”。東阿阿膠從那時起在行業中率先開始向上游原料供應延伸,開始啟動養驢示范基地建設,也成為阿膠行業最早開始建立養驢示范基地的企業。
目前,東阿阿膠已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遼寧、云南、山東等地建立了17個養驢示范基地,自己生產原料,帶來的安全效應是顯而易見的,東阿阿膠在全國同行業中唯一3次獲國家質量金獎。
而對于乳品加工來說原奶同樣重要。“建好奶源基地,提高原料奶質量,這是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牛奶的第一道壁壘。”山東亞奧特乳業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始終把基地作為生產的第一車間,近年來公司累計投資近億元,建設了高標準奶牛飼養場115個,全部配備了全自動擠奶廳。現存欄奶牛60000頭,日供鮮奶400余噸,占全部收奶量的100%。這也使得亞奧特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中心發的“綠色食品”認證,農業部質量安全中心的“無公害食品”認證等眾多質量安全肯定。
位于黃牛之鄉聊城的山東澳士達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拿出3000畝地作為牧草飼料種植基地、澳士達牧業養殖總場等,實現飼料種植、活牛養殖、屠宰加工、熟制品深加工等一體化的完整自主產業鏈。位于濰坊的得利斯集團也在打造了飼料、種豬繁育、標準化養殖、屠宰、肉食品加工全產業鏈之后,開始發力終端營銷環節。
其實,不僅僅是關于畜牧養殖的食品企業開始向上延伸以確保食品安全,作為果汁行業里的龍頭企業匯源果汁也建立自己的果園以保障原料的安全。
專家源頭安全走上“高速路”, 但小農經營模式還將長存
“生產規模太小而且分散,是我國食品安全事件比較多的原因之一。”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分析說,我國有一億多農戶進行分散、非規范化生產,包括所有的初級農產品,雞鴨魚肉奶蛋等,這使得作為原料的初級農產品很難達到統一標準,也增加了監管難度,“不可能每家供應的原料都檢測吧,那費用太高了。”
為解決分散經營,無法保障質量的弊端,不少龍頭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很多措施。早在2003年泰安市實施“奶業富民工程”,從政策、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給予了大力扶持,這些使亞奧特乳業從中獲益。東阿阿膠也創出了“政府+基地+合作社+養殖戶”的合作模式。在陳君石看來,只要這種分散經營的模式改變了,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就能得到很大改善。但他同時坦陳,這種分散經營的模式還將在我國存在很長時間,實現規模化、規范經營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近年來我省農業標準化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全省高標準的果菜標準化基地占果菜種植面積的比例達到了62%。”山東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邵國君介紹,預計到今年年底,高標準果菜標準化基地占果菜種植面積的比例達到65%。我省也啟動了畜牧業品牌引領行動,將進一步強化標準生產,計劃到2015年底前,完成100個畜牧業品牌建設。
來源:齊魯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