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化妝品,人們一般會反復詢問成分;可對于吃進肚子的東西,有的人卻不肯花時間來讀懂它、研究它,這是不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呢?
有多少次,消費者在超市里被食品包裝上高深莫測的標簽弄暈?每天我們吃進肚子里的食物,消費者又了解多少?調查顯示,有看食物標簽習慣的人不足25%。咱們就來解密食物標簽,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4個指標你必須看
保質期:這點大家基本都做到了。在保質期之內,當然是選擇距離生產日期最近的產品。此外,由于價格差別很明顯,購買者對食品的認證標志也比較熟悉,比如有機食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品標志等,它們往往代表著食品更高的品質。對轉基因食品敏感的人,還要看看是否標有轉基因字樣。
食品類別:基本上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比如,看見標簽上的“食品類別”項目注明“調味牛奶”,你就會知道,這是在牛奶當中加了點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劑、咖啡和少量牛奶的乳飲品。
配料表: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于原料及其比例,按國家規定,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
營養素含量:這也是我們選購食品時很關鍵的指標,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利于身體健康的營養素,一般是含量越高越好。不過,對于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飽和脂肪酸、鈉和膽固醇含量等指標。
食品添加劑不等于“非法添加物”
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一些經常出現在食品外包裝的配料表中,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東西就是防腐劑,而抗氧化劑、增稠劑、食用香精、香蘭素、卡拉膠、保色紅等這些聽起來很陌生的化學名稱它們卻又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食品添加劑”。
雖然很多人不太了解防腐劑具體有哪些危害,但都認為防腐劑應該對人體會有不利的影響。談到食品問題,消費者的普遍反應都是“現在是吃什么都不放心”。不論男女老少,談及食品中的各種添加劑,都表示反感,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及保藏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到食品中的少量化學合成物質或天然物質。它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質,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有嚴格的衛生標準和質量標準,并需經衛生部批準,在規定的食品中使用。
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原因主要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質,一般不能單獨作為食品來食用。我國目前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有22類2000多種。
像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見到的β-胡蘿卜素也經常會以食品添加劑的形式加入到食品制造過程中。
食品添加劑并非“非法添加物”。市場上出售的食品中基本上都有食品添加劑的身影,就連礦泉水也不例外。對于加工食品來說,很多食品添加劑必不可少。
目前有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產生一種誤解,就是把食品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混為一談。近年來出現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的如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福爾馬林等等,這些是化工原料,都屬于非法添加物,而不是食品添加劑。
正常食用沒問題
事實上,食品添加劑的好處主要是改善食品的外觀性狀。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加熱等因素會造成顏色、質地、口感等改變,或有些食品營養價值很高,但本身的色澤、口感不能滿足人的感官要求。而色素、漂白劑的使用會使食品呈現更誘人的顏色;乳化劑、穩定劑的使用可使食品的質地更均勻,呈現良好的口感,改善食品的風味。
人們攝取食品不僅為了獲得營養,還追求口味的新奇與變化,適當地使用甜味劑、酸味劑、香精等,可顯著改善食品的適口性,增加其營養價值。沒有一種天然食品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很多食品由于缺乏某種營養素會降低整體營養價值。
營養強化劑的使用,可增加食品的營養價值,增進身體健康。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