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全線上漲,二季度豬企注冊量大增178%


    養豬再成資本“藍海”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05





      “豬肉價格全部上調,豬肉批發價一天一個價,幾乎天天上漲,零售的肉也只能跟著上漲。我們漲的已經是最少的了,不少攤子每斤上漲5元左右。”7月3日,北京一家菜市場的豬肉商戶老李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原本已經趨穩的豬肉價格,近期再次開始上漲。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自5月25日起,豬肉批發價格連續五周環比上漲,每次漲幅均在1個點以上。截至6月29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達到45.45元/公斤,較5月同期的38.65元/公斤上漲了6.8元,漲幅超過17%。


      同時,生豬的出欄價格也上漲超過了30%。


      上漲的豬價,讓剛剛回暖的銷售量再次下滑。目前,不少商戶日均只能賣掉兩三頭白條豬,較此前減少近一半。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看來,影響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在于豬瘟反彈、疫情引起的豬肉進口通道關閉,以及大雨天氣帶來的影響。


      不過,對資金來說,價格波動并不影響其對養豬的熱情。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養豬企業注冊量同比大增178%,目前我國養豬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共計33萬余家。從A股“養豬第一股”的牧原股份財報來看,公司5月銷售生豬144.7萬頭,銷售收入40.67億元。去年7月,牧原股份的股價還是37.09元/股,短短一年,股價翻了一倍有余,這也讓背后秦英林的財富增加了近千億元,為資本進入養豬業提供了成功樣本。


      豬價回升


      今年前五月,隨著大量儲備豬肉的投放和進口量的加大,豬肉價格已經逐漸回落。


      然而,進入6月,豬肉價格卻再次回升。“瘦肉每斤33元,排骨每斤40元,比上個月漲了三四塊。主要是因為批發價格漲了。”上述豬肉商戶告訴記者。


      7月3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在北京大興區某菜市場看到,不少市民在一家平價肉鋪排隊購買豬肉。不過,盡管顧客排著隊買肉,該商戶也表示,來消費的顧客明顯變少。


      不僅是北京。事實上,豬肉價格上漲是6月的主基調。


      價格監測中心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生豬的價格上漲了30%。目前,全國26個省市生豬價格在每公斤34元以上,最高甚至漲至每公斤39元。端午節期間,生豬屠宰量較平日提升15%,節后下降11%,滯銷現象明顯,農貿市場零售價格節日期間無明顯提升。


      農產品分析師陳燕杰表示,這撥豬肉價格反彈,是從北方開始往南方蔓延,不同地區反彈幅度不同。目前國內的生豬調配范圍普遍在300公里以內,因此豬肉價格受地域影響較大,不少地區的豬肉零售價格漲幅可能接近30%。


      供應偏緊


      豬價上漲,在于供應鏈減少,以及需求量增加。


      官方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為1385.21萬頭,環比4月增加8.3%,較去年同期下降27.7%;3月份當月的屠宰量環比漲幅高達40.8%,同比仍下降36.9%。


      “反彈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內的生豬供應相對比較緊缺,這撥價格上漲也是生豬價格先開始。另外,前段時間豬肉價格下跌很多,導致一些地區出現了養殖戶壓欄不出售的現象。”卓創資訊生豬行業分析師王亞男表示。


      一邊是屠宰量減少,一邊進口量也受到疫情影響隨之下降。


      近期,多國肉聯廠都遭到疫情侵襲,為確保肉類進口安全,已有8個國家的肉企主動或被動暫停對華肉類出口,包括美國、英國、愛爾蘭、巴西等。


      在此之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共計進口172萬噸豬肉,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6.2%。


      不過,海關數據顯示,5月豬肉進口量為37萬噸,較上個月下降了7.5%,下滑趨勢明顯。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防控,不少低風險地區的餐館正常營業,使得豬肉的市場需求量迅速增加。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考慮到生豬供應量偏緊,預計生豬價格保持高位的可能性較大,近期豬肉零售價格或仍將維持小幅上漲。


      資金布局


      豬價回升,讓資金再次看到了利好。


      7月,上海東方希望劉永行投資20億元在陜西漢中建的“養豬場”,即將正式動工;6月,鐵騎力士集團與陜西寧強縣簽訂20萬頭生豬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將布局“種豬繁育、商品豬育肥、屠宰及精深加工”;5月,石羊集團與渭南簽訂“云養殖”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56億元,宣稱要到2021年時,將形成100萬頭生豬、100萬羽蛋雞及5000萬羽肉雞的養殖規模。


      據了解,由于2019年經歷了一輪罕見的肉價狂漲周期,今年大批企業紛紛開始摩拳擦掌,在一季度因疫情而受到壓抑后,二季度市場迎來爆發,數據顯示,二季度養豬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178%。目前我國養豬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共計33萬余家,其中河北省以2.9萬家排名第一,云南、山東分列二三名。


      一位養殖戶介紹,養豬的綜合成本,算上飼料、水電等,每斤約10元,而最近屠宰場收購的價格是每斤17元,利潤可觀。近期,由于豬場封閉、補欄困難,因此養殖戶會將小豬養9個月,在300斤時出欄,算下來每頭豬可賺2000元錢。


      事實上,今年以來,養殖戶獲利頗豐。今年3月,出欄價格在每斤19-20元,4月底到5月初,豬肉價格下降,出欄價格每斤13元左右。不到一個月,又漲到了每斤17、18元。


      依靠144.7萬頭“生財金豬”,A股“養豬第一股”的牧原股份5月生豬銷售收入40.67億元。


      養豬利好也在資本市場帶來了真金白銀。在去年今天,牧原股份的股價還是37.09元/股,短短一年就翻了一倍有余,同時也讓背后的秦英林的財富增加了近千億元。


      不過,有分析師認為,7月生豬供應量仍偏緊,豬價有小幅上漲可能。但進入8-11月,養殖企業生豬復產的效果將陸續顯現,雖然考慮到季節性因素,三季度豬價下降的空間較小,但短期供需錯配緩解后,豬肉均價有望小幅回落。



      轉自:華夏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提振信心 釋放潛力 市場明顯回暖 提振信心 釋放潛力 市場明顯回暖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