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擺脫奶荒困擾不久,國內生鮮乳的產量卻又現供過于求的苗頭。據農業部定點監測,今年上半年國內生鮮乳平均價格一改去年的暴漲,出現環比下滑的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原奶價格的此輪下滑與國內原奶總量供應增加、國外原料粉價格下滑以及國內乳制品消費蕭條有關。因此業內人士擔心,原奶價格如果下半年還下降,恐怕會引發又一輪的奶荒。
奶源收購依賴國內養殖場
原奶供應能滿足企業需求
呈現少量過剩趨勢
“5月第四周生鮮乳的價格還是每公斤4.13元,過了一個月又降了。”國內乳業專家王丁棉自年初以來一直在關注國內原奶的價格,出乎他意料的是,國內生鮮乳價格在今年1月小幅度上漲后,自2月以來進入了下降通道。
根據農業部對國內10個主產區的監測,今年1月受產量下降、消費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全國生鮮乳價格持續了2012年9月以來的上漲趨勢,出現18個月的連續上漲。但是從2月的第三周開始生鮮乳平均價格出現了2012年5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并持續下降至6月最后一周的每公斤4.06元,與年內最高點相比降幅達4.9%。
與不斷下滑的生鮮乳價格相比,原奶的供應卻出現逆轉。黑龍江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液態奶以及奶粉業務,企業的奶源收購依賴國內養殖場的供應以及進口原料粉。公司總經理高扶良表示,從年初至今國內原奶的供應不僅能滿足企業需求,還呈現了供大于求的趨勢。而國內排名前十的乳企相關人士也透露,原料的供應目前已出現少量過剩。
新牧場強勁補充奶源
進口原料粉價位走低
突遇奶品需求減弱
在高扶良看來,原奶價格下滑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上半年市場逐漸進入豐奶期、液態奶和奶粉市場進入傳統消費淡季,需求降低導致供應充足,從而拉低了售價;其次,在經歷了去年的奶荒困擾后,企業加大了奶牛的引進以及大規模牧場建設,部分牧場已經投產,對奶源提供了強勁補充;另外,上半年國內乳制品市場整體消費蕭條也直接導致需求減少。
對此,另一位東北乳制品企業負責人透露,就企業自身而言,上半年調味液態奶銷量下滑明顯,乳粉銷量也同比縮減了10%。
王丁棉則提出,國外進口原料粉價格拉低了乳企對于國內原料奶的依賴,從而導致其量價齊跌。根據恒天然此前提供的資料,全球乳制品交易平臺的價格自今年2月達到峰值之后,價格指數下降了超過22%,全脂奶粉價格下降了22%,脫脂奶粉價格下降了23%。
進口原料粉價格從年初的每噸4.3萬元跌至現今的每噸2.8萬—3萬元,而按照目前國內原奶的價格計算,國內原料乳粉的成本已經超過了每噸3萬元,比國外進口還要貴。在王丁棉看來,出于成本考慮有些乳企就順勢利用廉價進口原料粉還原生產乳制品來,搞促銷,進而導致減少了對國內生奶的收購和使用。
高扶良表示,國內乳制品的定價更多依賴于進口原料粉的價格波動,因此如果下半年進口原料粉價格持續下滑,會對國內原奶產業帶來更大沖擊。
奶牛養殖利潤空間壓縮
殺牛悲劇再度上演難免
預示又一輪奶荒將襲
國內原奶市場需求以及售價的下降進一步壓縮了奶牛養殖利潤空間,一位內蒙古中部奶源基地的奶農感嘆:“現在進口苜蓿每噸3000多元,飼料、人工成本都在上漲,而生鮮乳收購價格卻在下降,養奶牛幾乎沒有利潤空間。”正因如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出了擔心,隨著奶價下跌,奶農的積極性將受挫,牛奶產量下跌也是肯定的。此時若沒有扶持政策,殺牛會再一次上演,過了一段時期奶價一旦回升,奶荒將愈演愈烈。
高扶良則認為,奶荒發生的幾率取決于當地牧場結構。“以黑龍江省為例,目前散戶比例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化養殖基地,且多數基地形成了奶源自供的全產業鏈,因此對于價格波動的承受力較強;而對于以合作牧場、散戶為主的南方地區來說,出現奶荒的可能性較大。”
也有業內人士持不同觀點。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到三季度乳制品企業格局將基本形成,其產品結構和模式也隨之定型,因此對于國內原奶的需求量也不會出現大幅度調整,這也就意味著生鮮乳的價格會保持基本穩定。但他也表示,在低價國外原料粉的沖擊下,下半年生奶售價下探0.1—0.3元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鏈接
嬰幼兒乳粉新規實施一年奶粉價格7月凸現降價潮
2014年已過一半,對乳企來說,在實施“史上最嚴新規”的背景下,經歷了如坐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國家針對乳粉安全頻頻亮劍,在2014年上半年達到高峰。時至今日,乳粉市場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降聲一片
隨著國家出臺多項調控措施保證嬰幼兒乳粉安全,乳粉市場掀起了一波兼并收購熱潮。而在乳業新的市場重整過程中,恰逢《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實施滿一周年后,奶粉市場6月底以來出現一次降價潮。
市場掃描
“近日多個奶粉品牌在線上展開大力度促銷——多個奶粉品牌確實在天貓等線上商城進行降價促銷,進口品牌打折幅度甚至接近40%。”“一直‘漲聲不斷’的國內奶粉行業近日來竟罕見地出現集體主動降價促銷,降價幅度為10%—30%。”國內不少媒體作出如上報道。
行情分析
透過淘寶指數發現,嬰幼兒奶粉最近一個月搜索指數環比下降10.2,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有媒體分析,由于進入了奶粉的消費淡季,很多品牌都在全力促銷。同時,由于整體經濟環境不好以及近幾年新冒出很多各種各樣的奶粉品牌,分流了主要品牌的銷量。再加上母乳喂養人數的增多以及出生嬰兒數量的減少,整個奶粉行業增長都放緩。
各路觀點
針對這一現象,企業和專家有著不同解讀。商家普遍認為采個別商家的階段性促銷活動并不能代表未來國內奶粉市場的走勢,未來不可能出現大規模降價。而在奶品專家看來,嬰幼兒奶粉價格正在進入下行通道,包括奶粉反壟斷調查在內,去年以來主管機構的多項措施旨在引導奶粉價格回歸到老百姓能夠接受的合理區間。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