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至2014年,中國的白酒產業在坐了一趟刺激的過山車后,開始回歸“低價親民”路線,“生態”概念也開始嶄露頭角。
6月2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組織的“2014年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年度最佳新產品頒獎會議”在北京裕龍國際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98個企業的128個參會產品,經過中國酒業協會國家級評酒委員、參展酒類經銷商和消費者通過現場品評和網絡投票的形式,最終評選出8個年度最佳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唯一一款以“生態”概念為主打的白酒名列其中,該產品為江蘇省蘇酒集團出品的“生態蘇酒”。
“生態”概念嶄露頭角
但今年個別白酒企業推出的新品仍然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嚴重,因為廠商希望通過推新品來搶市場份額,所以,只要市場上好賣的產品,都會被跟風,這些新品大部分定價都是百余元,價格最低的不過十幾元錢。
定位為中高價位產品的“生態蘇酒”獲獎,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是因為‘生態釀酒’可遇不可求,蘇酒集團坐擁‘三河兩湖一濕地’,才有了這得天獨厚的‘生態蘇酒’誕生。”洋河股份總裁王守兵告訴筆者,生態蘇酒的產地坐落在淮河與洪澤湖環抱的千年古鎮——雙溝鎮,洪澤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常年氣溫在14-16℃,濕度在60%-80%,是釀酒用多種有益微生物及原料生長的天堂,被稱為“中國東部釀酒之都”。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在意識到資源的緊缺與不可再生,“健康、環保、珍愛生命”將成為人們的生活觀念后,“生態釀酒”的概念開始在白酒行業中逐漸成型并發展起來。
蘇酒集團引入“生態釀酒”的概念后,結合雙溝酒廠自身的濕地資源,保護與建設適宜釀酒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全新打造了一款錦繡天地系列產品,并于2013年3月份正式上市。
市場倒逼企業轉型
據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分析,現在酒企紛紛推出新品,主要是形勢所迫。
一方面高端酒的業績下滑后,酒企希望中低端酒的業績出現增長。另一方面各個酒廠和銷售渠道的庫存都很大,只能通過推新品來招新商,實現經營業績增長。
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釀造”的理念便在這時悄然成型。
白酒釀造過程是釀酒微生物的自然富集過程,因此釀造白酒對生態環境等自然條件具有天然的依賴性,要釀造出好酒就必須創造出一個有利于釀酒微生物自然生長的良好環境。
據王守兵介紹,其實生態型釀酒工業是一個廣義概念,有其深刻的內涵,它不僅包括釀酒工業生態工程,即釀酒生態園的建立,而且還包括產前綠色原料的生產環節——即原料型生態農業、產后的生態營銷理念和生態消費環節,是產前、產中和產后三者的有機結合體。在這三個環節中,中間環節是生態型釀酒工業的核心,產前和產后是其有機延伸。
終端市場反響良好
“生態蘇酒系列產品上市一年來,實現了近2億元的銷售額。”據王守兵向記者介紹說,上市以來,“生態蘇酒”系列產品無論是從產品的綿柔品質,還是包裝的生態自然,均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
目前,生態蘇酒全系列共兩支產品,分別為天繡、地錦。“繡”、“錦”兩字皆喻美好事物,天繡、地錦取義雙溝濕地是天地織繡而成的寶地,是天地孕育的精華。“雙溝好酒在寶地中孕育而出,是自然的精華,具有生態的、健康的、綠色的特質。”
消費者調查中,消費者均表示對生態蘇酒的綿柔口感、自然清新的原生態包裝十分喜愛,認為該系列產品不僅酒質口感,瓶體設計及酒盒質感都給人以生態健康之感,飲用消費感覺良好。
該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僅一年多的時間,生態蘇酒就以江蘇省為主導,全面覆蓋了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安徽等14個省(直轄市以及其他38個地級市,其中江蘇省13個地級市實現全面覆蓋。
王守兵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用心做酒、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以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提供最好的產品為己任,而生態蘇酒將作為集團雙溝品牌的中高檔戰略性產品,將繼續走向全國,給消費者更好的白酒體驗。”
來源:食品商務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