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近期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調整。今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據了解,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鋁含量很低,經鋁制劑處理過的飲用水中含量也很低,使用鋁制炊具和錫紙帶來的鋁更少。人們常吃的鋁含量較高的食品包括:海蜇、油條、油餅、粉條、麻花、饅頭等使用含鋁添加劑制作或加工的食品。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現代農業學院副院長劉春娟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發布公告,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決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膨化食品生產中不得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產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鋁是慢性的、蓄積性的神經毒素。”劉春娟說:“近幾年研究表明,如果人體內鋁含量累積多了,對人的神經系統有危害,可能會造成老年癡呆。尤其是對正在發育過程中的小孩,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含鋁添加劑調整新規定出臺后,有3種是禁止使用的添加劑,以前在饅頭中使用的復合膨松劑中含有的明礬,現在不允許使用了,但油條和麻花中是可以使用的,建議人們不要大量集中食用含鋁的食品。”劉春娟說。
“孩子們吃的膨化食品中含有明礬類的添加劑,主要起到酥脆作用,其實膨化食品可以用物理擠壓等方法加工形成。”劉春娟說:“在購買食品時,要仔細看看食品的外包裝上配料表一欄中是否含有硫酸鋁鉀、硫酸鋁銨。”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