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傳周已經啟動一段時間,食品行業各方領導及媒體都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中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時強調,食品安全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標本兼治、長抓不懈。6月14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活動日在京舉行。此次活動中,食品科學專家、網絡大V、網友舉辦了一場面對面的對話。針對現今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探討。
農藥殘留問題不大 食品安全向好
在活動現場,針對網友提出的蔬菜、水果里的農藥殘留問題,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胡小松表示,水果、蔬菜的農藥問題在2005年、2006年以前相對集中一些,2006年開始已經大幅度降低。如果我們上溯到人類發明農藥廣泛使用的時候,比如和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比較而言,今天很多劇毒、高殘留的農藥基本絕禁。農藥科學的快速發展,使其靶向性更強,對人類危害更低,毒性更小,殘留時間也更短。胡小松還指出,目前吃的水果、蔬菜整體上沒有大的問題,如果消費者實在不放心,流水沖洗一下就行。
另外,對我國食品安全宣傳,胡小松也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狀況越來越好,今天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好。我國每天有2億美元的食品走向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2010年以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成為全球食品工業第一大國。預測從2011年到2015年,我國的食品工業再增加1200億美元,就會達到240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
禁用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
近日,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調整,從2014年7月1日開始,三種含鋁的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添加劑。在活動現場,也有網友指出,國家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調整。是否存在鋁超標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鐘凱對此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因鋁超標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之所以要對含鋁食品添加劑動刀子,是因為中國人吃進去的鋁已經偏多。鋁是人體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殼里最多的金屬元素,但大多數天然食品中的鋁含量并不高,吃進去的鋁主要還是來自含鋁食品添加劑。
一般大家都認為鋁吃多了會得老年癡呆,但這一點還并未形成學術界的共識。目前學術界較一致的看法是,鋁主要會影響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將鋁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確定為每周每公斤體重2毫克,這相當于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鋁依然是安全的。然而,中國有不少人的鋁攝入量已經超過這個數。
現實中監管部門經常發現鋁超范圍使用的情況,比如前不久北京市食藥監局通報的“遷安合金粉絲廠”,其粉條產品中的鋁含量達到了每公斤400多毫克,即使允許使用也已經超過標準值上限近4倍。
濫用食品添加劑將嚴懲
食品添加劑向來是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的行業,對于如何判斷制作者是否是在安全前提下使用添加劑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添加劑專家孫寶國表示,食品當中用了什么食品添加劑,用量是否超使用范圍,是否用了一些非法添加劑,需要經過檢測。他說,我國有關于食品添加劑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監管部門有責任來監管,社會各界包括媒體、地方檢測機構以及消費者也都有監督的責任。最關鍵的是食品生產企業要自律,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的標準來使用食品添加劑。一旦出現違法使用或者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我國現行的法律一定是嚴懲的。
來源:慧聰食品工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