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區化能否引領品牌集群整體突圍?


    時間:2014-06-16





      中國酒協白酒分會專家梁幫昌認為,白酒與一方水土息息相關,離不開當地的水、土、氣,這也成就了白酒行業的區域特色,即產區特色。


      白酒生產高度依賴自然環境和生產工藝,這就像法國葡萄酒高度依賴葡萄原料和生產工藝一樣,為中國白酒“產區化”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從而逐漸形成了川黔產區、黃淮產區、東北產區和兩湖產區,但以川黔產區、黃淮產區尤具特色和規模。


      在白酒生產大省,不管是四川還是貴州,對白酒產區概念都非常重視。如2008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提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產業戰略構想,意在打造“中國白酒波爾多”。2011年貴州也提出“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其白酒核心產區—遵義2009年更是提出打造“培育知名品牌,形成名優酒產業集群”,去年又提出打造“赤水河300里白酒長廊”,要把遵義打造為“赤水河醬香白酒”的中國名酒基地,今年還著重提出“中國白酒遵義大產區”的概念。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國內白酒市場之間的競爭很可能由單個企業競爭轉化為以產區為單位的競爭。尤其是一些白酒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打造一個好的產區概念將有助于整個地區白酒產業的發展。


      產區化競爭急需統一標準

      人們一提起葡萄酒,就想起波爾多;普通老百姓也記不住太多酒莊的名字,只是“簡單卻執著”認定—來自波爾多產區就意味著上好的葡萄酒—而這一點讓不少白酒產區羨慕不已。


      工作人員正在將生產線上制作完成的白酒裝箱。


      眾所周知,法國葡萄酒分級制度建立的要求來自商業需求,制度本身進而又成為制定葡萄酒價格的指標。法國通過產區概念的建立以及葡萄酒等級制度的制定,形成了葡萄酒產品的金字塔結構。由于它們使用了同樣的葡萄,更高的價格對應著同一個產區里質量更高的酒。


      相比法國葡萄酒,中國白酒產區化概念有待進一步強化,也應當成為白酒行業更加明智的選擇。對此,習酒董事長張德芹也表示認同,他說,建立白酒產區需要建章立制,其中包括環保標準、產品質量體系。“波爾多地區有一個非常好的條件,它除了幾個酒莊歷史悠久之外,還有就是它敢規定,你既然在我這個地方產酒你必須按我的標準做事情。遵義有非常得天獨厚的資源,可以做出好酒,因為在遵義產區的概念下,可以建立嚴格劃一的質量標準以規范酒企。”


      遵義市酒類發展管理局局長龍慶松也表示,遵義規模以上的企業有600多家,但是銷售超過10個億的企業也就只有茅臺、習酒、國臺3家企業,一億以上的企業也只有21家,總的來說都還處于小、散狀態,沒有形成整體。因此,急需用中國白酒大遵義產區來提升企業品牌,形成質變的提升。“我們將建立遵義產區準入制度,設立統一標識,供符合準入標準的產區內品牌使用,打響遵義產區名號,而未達標企業則建立退出機制。同時,在仁懷建立白酒科研所,推進相關技術標準的制訂,未來爭取讓遵義的產區標準獲得國家認可。”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