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計生委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食品司司長蘇志表示,經過食品標準清理,現行的各類食品標準4900多項,今后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和目錄是1000 多項,在標準整合過程中這兩年將投入大概2000多萬元,使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框架、原則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基本一致。
蘇志說,2014年衛計委啟動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整合工作,重點解決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相關行業標 準中強制執行內容存在的交叉、重復和矛盾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已經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429項。標準的目錄也已公布,覆蓋了數千項食品安全相關指 標。衛計委高度重視標準執行情況的跟蹤評價,組織編寫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規范,以及相應的技術指南。
蘇志介紹,30多項優先評估和應急評估的項目已經完成,2013年以來相繼在部分省啟動了居民的食物消費量調查工作,系統研究中國人膳食暴露和消費結構,這是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和風險評估工作的基礎性數據收集。
2013年還審查通過了新食品原料18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37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8種,完成了食品包裝材料的清理工作,公布了第三批258種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名單。
蘇志說,在2142個縣區設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監測點,2013年共監測42萬件食品樣品。監測結果表明,我們國家食品安全的形勢總體穩定,并且不斷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微生物等污染物情況趨于好轉,獸藥濫用以及非法添加的情況有所遏制。
來源:法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