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就食品安全標準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蘇志在談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時表示,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總體穩定并且不斷向好,但仍有因環境污染,生產環節控制不嚴以及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或禁用物質的情況構成的食品安全隱患。
蘇志表示,國家衛計委已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年度國家風險監測計劃,在2142個縣區設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監測點,2013年共監測42萬件食品樣品,涵蓋了307項監測指標,獲得的監測數據493萬個。
監測結果表明,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總體穩定,并且不斷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微生物等污染物情況趨于好轉,獸藥濫用以及非法添加的情況有所遏制。同時,監測發現因環境污染,生產環節控制不嚴以及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或禁用物質的情況還存在,這些構成了食品安全的隱患。
對于新食品原料審查工作進展,蘇志表示,國家衛計委已經在2013年共審查通過了新食品原料18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37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8種,完成了食品包裝材料的清理工作,公布了第三批258種食品包裝材料用添加劑名單。
蘇志還表示,國家衛計委已在全國設置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1600余家。全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1001起,救治患病人數14413人。監測顯示,化學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下降趨勢,致病性微生物仍然是主要病因,賓館飯店、食堂等集體供餐場所是主要暴發場所。此外,誤食有毒動植物和毒蘑菇中毒是主要致死原因。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