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已經徹底結束了黃金十年,步入到深度調整期,且這種調整不會一朝一夕就結束,一定是極其漫長的過程。雖然春節前后白酒曾出現供不應求局面,但卻并非因下游客戶需求大增長導致,而只是因營銷商害怕銷售停滯而出現的渠道囤貨不足所致。從名牌白酒公司的一季報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白酒業后勁不足。貴州茅臺、五糧液的一季報預收賬款都急劇減少,這說明現在公司很難從營銷渠道中獲取預收款,同樣說明營銷商不敢大量囤貨。
現在白酒業已從之前的虛假繁榮過渡到真實需求拉動。在白酒業繁榮年代,一瓶高端白酒動則千元以上的價格,酒企的毛利率是相當的高。之后受塑化劑事件、三公消費限制的打擊,高端白酒需求已經大打折扣。由于我國多數白酒消費群處于中低端水準,而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偏低,難以擔負重新振興白酒的大業。高端酒卻仍以洋酒為主,高端白酒處兩邊都不靠的境地,著實尷尬,經歷漫長而深刻的調整,似乎是必然的結局。
加上在目前已很明確的艱難時期,貴州茅臺仍執行產能擴張方案,進一步對高端白酒價格形成了壓制。在行業的漫長調整過程中,投資者切記每一次拉升都只能以階段性反彈對待,逢高出局、切記追高就是最好的操作方式。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