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定是中國乳業大變革的一年,自“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乳品安全成為消費者不能承受之痛,而這也成為乳品企業不能擺脫的陰影。“做企業難,做食品企業更難,做乳品企業難上加難。”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對此也深有體會。而隨著2013年以來“乳業新政”的不斷出臺,2014年中國乳業將會面臨怎樣的變革?中國乳業將何去何從?成為每個乳品從業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安排》),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加強乳制品流通監督等內容,為中國乳品安全又加保障。加上“史上最嚴奶粉新規”的收官,乳品企業在一系列乳業新政的指導和推動下,積極推動奶源建設、生產車間、乳品檢測及管控能力的進一步升級。那么,升級后的實際情況如何,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組織下,慧聰食品工業網對行業內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調研,把脈中國乳業發展現狀。
乳品安全:奶源是關鍵
奶源是乳業發展的基礎,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中明確規定乳品生產原料要來自自建自控奶源并建立原料供應商審核制度。且“得奶源者得天下”一直是乳業的金科玉律,而且我國乳品市場多次重大的質量安全事件均起源于奶源,因此,奶源建設成為乳品企業的重中之重。
據了解,光明乳業現有26個自營牧場和超過100個簽約牧場,牧場管理采用“千分牧場”評價標準體系,在確保生乳品質安全、可靠、優質前提下,全面提升奶牛牧業技術集成水平。立足山東市場的得益乳業,依托地理優勢建立了起了涵蓋東營、淄博、濰坊等地的黃河三角洲生態牧場基地。得益乳業奶源事業部總經理陳新圣還透露,除了自建牧場,公司還大力發展合作牧場,建立起“公司+牧場”集約化養殖模式。目前,得益乳業擁有自有和合作牧場一百余個,奶牛4萬多頭。
為了進一步管控奶源,部分企業采取奶源全部自給的方式,輝山乳業先后投資100億元投資建設良種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產業集群項目。目前,輝山乳業已擁有超過12萬頭純種進口奶牛,建成54座規模化自營牧場以及4座現代化乳品加工生產基地,是國內最早實現奶源全部來自于規模化自營牧場的大型乳制品企業。分析人士指出,荷蘭菲仕蘭選擇與輝山乳業聯手,看中的正是輝山乳業所擁有的奶源優勢。
近期開始進軍奶粉市場的君樂寶,其奶源也全部來自于自檢自控的大型標準牧場。據君樂寶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介紹,近幾年來,君樂寶收購、控股奶牛場2個共計投資2億元,引進國外良種奶牛6000頭。公司自建牧場3個,總投資40億元。
當被問及圣元法國建廠選用國外奶源的原因時,“產品品質踏實,奶源供應穩定,價格波動小。”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如此回應。
過程管控:檢測升級 把控乳品安全生產每個細節
近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事訪問期間與荷蘭簽訂多項合作協議,其中有兩項涉及乳制品,分別是中荷乳制品框架協議、伊利集團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達成的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合作。前一方面是有關奶源,第二方面“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則是有關乳品監測方面,該體系將先針對牧場管理等奶源上游的技術進行先期開發。全部建成后,將實現中國與歐盟乳品檢測系統的同步。由此可見,乳品監測在乳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談及乳品檢測,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說:“圣元建成了乳品行業最早的‘GMP藥廠標準’的工廠,對生產過程采用全過程質量管理,在‘原材料采購—加工—質檢—包裝—貯存—裝運’各環節設置1122道質量控制點,保證整個過程的安全生產。”
“從奶源到餐桌,君樂寶實施28項安全管理制度”,君樂寶負責質量管理和檢驗的張志國也說道,“君樂寶投資了將近兩千萬采購國外檢驗設備,從原料奶入廠到半成品過程控制再到成品出廠檢驗,做到了180多項的整個全過程的檢驗,直到保證每個環節都沒有問題以后產品才會出廠。”
“目前,從上游到下游,得益乳業建立起了314項檢測標準,僅原奶檢測環節就實現了44項檢測,無論是數量還是指標都嚴于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山東得益乳業品質管理中心副總監郭風杰稱。
在原料奶檢驗方面,據光明公共事務部經理殷江鈴介紹,為保證檢測的公正性,光明實行盲樣檢測,即原料奶取樣后,取樣員另行編號,然后送至中心實驗室檢測。公司的中心化驗室設備齊全,配備了滿足生產需要的液相色譜、氣相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度計等,實現了擁有產品近40項指標的檢測能力,足以保證所有樣品的全項檢測。
輝山乳業則在經過近200項監控指標層層把關的基礎上還依靠其“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全程信息追溯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涵蓋了草場管理、牧場管理、原奶運輸、乳品生產、質量管控、產品銷售、消費者跟蹤等最完整的環節。
中國乳業發展應多方發聲
中國乳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波折不斷,乳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這也導致了消費者信心日益喪失,與中國乳業信心缺失相伴的是重建,重建中國乳業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國家、協會、乳品企業、消費者、媒體共同發力。
幾年來,從政府層面上,國家進一步加強了政策監管。一系列法規、政策和標準的出臺,完善了行業全業鏈條的監管,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曾對乳制品生產許可證進行重新審核,全國1176家乳制品企業中的40%被淘汰。如今,歷時半年多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集中換證審查工作正式收官。目前全國有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重新獲得生產許可,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審查和申請注銷的企業有51家。此次重新審核再度提高了乳業生產準入門檻,提升了企業的設備和生產技術水平。如此以來,才能重塑國產奶粉企業自信,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
其次,乳品生產企業要以各種方式提升自身生產技術,建設符合國家規定的硬件水平及企業軟實力,以產業鏈的升級改造保證乳品生產安全,同時通過一系列的開放工廠等活動讓消費者真正了解乳品生產過程,更直觀展現企業在推動乳品安全升級方面所做的努力。據了解全國骨干乳制品企業大都已成為當地的工業旅游區。記者在采訪圣元、得益、光明、輝山和君樂寶等眾多乳品企業時發現,這里都建有參觀通道,完全避免了非工作人員與生產區接觸。在面對進口奶粉的沖擊下,誰具備更加優質的新鮮奶源、優質原料、先進工藝、專業服務,誰才更有機會在競爭市場中勝出,推動中國乳業發展。
消費者作為市場最終的檢驗者,應對中國乳業抱有信心。而協會則要發揮其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行業發展。作為媒體,要利用自身優勢對乳品行業發展進行監督和科普知識的傳播,“民族乳業的振興需要媒體更多的傳遞行業正能量。”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說道。
來源:慧聰食品工業網 作者:張慧琳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