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清真食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和認證標識使用,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提高消費者對質量標識與認證的甄別能力。
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鏈條
工作安排明確,加大土地和水污染治理力度,重點治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農業種植養殖用水污染、持久性有機物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努力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
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方面,要完善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和規范化建設;充實公安機關食品安全犯罪偵查力量,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信息化,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國情、科學完善的“餐桌污染治理體系”。
實施食品生產經營者“紅黑名單”
在加強制度機制建設方面,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和貫徹落實工作,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肉菜流通追溯、酒類流通追溯、乳制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完善食品質量標識制度,加快食品安全標準清理整合工作。
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工作安排提出,探索建立企業首負責任制和懲罰性賠償機制。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生產企業試點“食品質量安全授權”制度,通過企業授權質量安全負責人,對原料入廠把關、生產過程控制和出廠產品檢驗質量安全負責。同時,探索建立“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負責”的企業首負責任制和食品質量安全懲罰性賠償機制。
建立統一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征信系統,探索通過實施食品生產經營者“紅黑名單”制度促進企業誠信自律經營,落實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工作安排要求各地要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綜合目標、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考核內容,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依法依紀追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失職瀆職責任。
來源:中國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