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全社會5G應用創新的熱情,加速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對5G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加快政策制定與引導,持續推動5G網絡建設,積極推動5G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連續多年指導舉辦“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在加速5G應用落地與推廣、提升5G品牌影響力與認知度以及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構建形成“能力普適、應用普及、賦能普惠”的發展格局,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
“5G發展對我國信息通信行業保持領先地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技術引領、產業升級、經濟貢獻等方面。”近日,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增值專委會主任于生多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專訪時表示,5G發展不僅提升了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的技術水平,還促進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繁榮,對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技術引領方面,5G技術的突破和應用,使我國在全球通信技術競爭中占據前沿位置,推動了行業的技術創新和進步;產業升級方面,5G技術促進了信息通信產業鏈的升級,帶動了芯片、設備、軟件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力;經濟貢獻方面,5G的廣泛應用直接帶動了經濟總產出的增長,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5G在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價值。它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促進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快速發展。”于生多表示。5G技術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新興業態。例如,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基于5G技術的應用正快速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源泉,這些新興業態不僅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壯大,還帶動了就業崗位的增加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同時,5G還為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帶來了智能化變革,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5G在應用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于生多說,“在消費級5G應用領域,也涌現出5G超高清視頻、5G消息、新通話、云手機等眾多應用,滿足了用戶信息通信新需求,拉動了信息消費。”
如今,5G消息作為5G時代的新型信息交互方式,融合了短信與移動互聯網的特點,支持文本、圖片、音頻、視頻、位置等多種信息格式的傳輸,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便捷的信息交流體驗。在多個應用場景中都有嘗試和探索,如企業服務、銀行通知、政務信息推送等,展示了5G消息在提升服務效率、改善用戶體驗方面的潛力。
于生多指出,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攜手中國信通院及產業鏈各方,共創5G消息生態圈,聚焦5G消息策略研究、標準引領、產業協同、先試先行,搭建、運營聯合實驗室,對接垂直行業,常態化組織各種線下活動,推動5G消息互聯互通、終端政策盡快實施,推動5G消息的創新與應用。
“我們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綻放杯'5G消息專題賽,并在2024年將其擴展為5G消息及新通話專題賽。”于生多表示。5G消息專題賽秉持以賽促建、以賽促用、以用促產的宗旨,致力于挖掘和培育5G應用領域的創新項目和優秀人才,聚焦5G技術在消息傳輸與通信方式上的革新,推動5G技術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深度應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與協同發展。連續4年的大賽共征集了近1700個參賽項目,累計向全國賽推選了40個優秀項目。
“我們將借鑒行業短信管控的思路,加強反詐技術積累,做好內容管控,讓5G消息成為高性價比、高可信、高轉化、低投訴的好產品,為客戶和用戶創造價值,真正做到消息即服務。”于生多說。
針對部分受眾就5G應用場景是否通過4G網絡就能實現的疑惑,于生多表示,雖然部分5G應用場景在理論上可以通過4G網絡實現,但5G網絡在性能上的優勢使得這些應用場景在5G環境下能夠發揮更大效能。例如,5G的高速率和低時延特性使遠程醫療手術、自動駕駛等應用更加安全可靠;5G的大連接特性則能夠支持更多設備同時連接和進行數據傳輸,滿足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需求。因此,盡管4G網絡能夠滿足許多基本應用需求,但5G網絡的引入將進一步提升應用性能和用戶體驗。
“5G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價值,能夠帶來多個領域的顛覆性變革。它不僅是通信技術的一次重大升級,更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于生多認為,跳過5G直接發展6G不僅無法充分發揮5G的潛力和價值,還可能因為缺乏必要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基礎而導致6G發展困難。
對于5G套餐對4G網絡的影響,于生多認為需要客觀看待。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5G網絡的部署和商用并不會直接影響4G網絡性能。其次,網絡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用戶數量、網絡負載、設備性能等,不能簡單地將網絡速率下降歸咎于5G套餐的推出。
“我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5G技術將為社會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為構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于生多說,“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5G應用領域,總結我國5G發展路徑方向、進展、案例、成效,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促進典型應用場景落地推廣,共同推動5G消息及新通話技術的規模化創新發展,推進5G與AI融合發展,持續助力我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記者 劉亞廷)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