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用戶需求逐漸趨于多元化,如今單靠一家之力已難以滿足,搭建開放平臺招攬第三方開發者,已成為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新方略。在開放中,避免因擴充導致功能臃腫,是一個開放平臺需要面對的難題。
最近互聯網企業對于“開放平臺”這個概念情有獨鐘。騰訊和UC近日別開了一場關于開放的發布會:騰訊表示未來將主打開放平臺的移動化,除了微信平臺,未來移動游戲平臺、應用寶、騰訊手機管家、手機QQ瀏覽器等也將納入了騰訊的開放計劃中;UC則推出了“UC+”——由網頁應用中心、插件平臺以及應用書簽平臺三部分組成,為開發者和傳統網站提供移動互聯網的運營服務。
智能手機的普及,帶動了APP應用的發展。伴隨著大量APP應用的出現,人們的休閑方式、閱讀方式、生活習慣甚至創業模式等都在悄然改變。與之前相比,用戶對應用方面的需求逐漸趨于多元化,如今僅靠單一平臺來滿足用戶越來越多的需求顯得有些勢單力薄,于是“招賢納士”就成為互聯網企業爭奪用戶的又一良策。
Facebook的成功讓人們看到開放平臺的強大力量。隨著谷歌、微軟等互聯網巨頭相繼跟進,國內互聯網企業也按耐不住而紛紛起灶。
在近日的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騰訊開放平臺已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開放平臺,初步建立了互聯網生態系統;UC同樣在不久前對外宣布“UC+”開放平臺戰略,該平臺由網頁應用中心、插件平臺以及應用書簽平臺三部分組成,將為開發者和傳統網站提供移動互聯網的運營服務。兩大互聯網企業的想法不謀而合,即大力推動開放平臺的發展。那么開放平臺到底是什么呢?
所謂開放平臺,就是首先提供一個基本的服務,然后通過開放自身的接口,使得第三方開發者得以通過運用和組裝其接口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務接口產生新的應用,并且使得該應用能夠統一運行在這個平臺之上,我們把這樣的一種網絡服務模式叫做開放平臺。
用戶需求逐漸趨于多元化,如今單靠一家之力已難以滿足,搭建開放平臺招攬第三方開發者,已越來越成為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新方略。近年來,無論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還是人人網、新浪微博、盛大等中堅力量,抑或大眾點評網、盛大文學等在垂直領域大力拓展的公司,甚至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行情 股吧 買賣點和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都紛紛宣布開放,開放平臺爭奪戰日漸白熱化。
截止到目前,百度開放平臺上已匯聚了超過25萬家的開發者;淘寶開放平臺上2012年第三方服務商已達49萬家,工具類應用8000多個;騰訊開放平臺上,截至今年4月,開發者已達85萬家,應用總數超過40萬款。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眾多APP應用呼嘯而出。而APP應用的出現讓我們能快捷地獲取我們需要的信息,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APP應用如雨后春筍一般相繼冒出,為消費者提供環境展示、地址導航、商家點評、購物消費、快樂分享、一鍵呼叫、消息推送以及部分商家、企業的服務展示、產品介紹等各種服務。如今,APP應用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增長,人們對于APP應用的熱度已不如當年。人們的使用時長不斷地向少數幾個高頻APP應用集中,這導致其他大量功能垂直單一的APP應用幾乎無人問津。更有調查稱,長時間無人問津的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比例超過60%。
于是,有著類似聚合APP功能的開放平臺順利上位,成為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新策略。而開放平臺模式成功的要點在于,通過自身服務和第三方應用的互利互惠,提高用戶對平臺網站的粘性和使用程度,進而提高獲利,同時,通過利益分攤,達到平臺自身和第三方應用循環刺激而產生的滾雪球式的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4月,騰訊開放平臺上注冊開發者已達85萬,月增長率約為11%,其中個人創業者達到70%,中小企業超過96%。“從2011年6月宣布正式開放到今年4月,這22個月里,騰訊開放平臺開發者的收益累計達30億元,而且還在穩步增長。”這是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日前舉行的2013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交出的成績單。
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開放平臺上競爭的不斷加碼,開放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新動力,但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在中國的手機應用開發者中,僅有23.3%能從應用開發中盈利。對于開放平臺,國內互聯網企業似乎過于樂觀。
開放平臺需要多方面發展。以騰訊為例,游戲的收入依然占據騰訊70%以上的比例,開放平臺上開發者能掘金還是游戲和娛樂項目。“健康生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百花齊放,內容多元化,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游戲的商業模式更清晰,相對處于優勢,但開放平臺上只有游戲遠遠不夠。”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開放平臺在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同時,應注意避免在自身功能擴充過程中發生臃腫現象。雖然用戶的使用時長不斷地向少數幾個高頻APP應用集中,但這并不代表用戶想要把自己的手機變成什么都有的垃圾堆。一方面是自身功能的擴充,另一方面是用戶體驗,如何平衡這兩方面是開放平臺未來發展的關鍵。
總之,對于開放平臺,我們既不要過分樂觀,但也不必過于悲觀。要做好一個開放平臺,首先要有大量有黏度的忠實用戶,其次要有一個戰略性的開放平臺運營計劃,用實際手段來刺激和激勵第三方開發者投入到開放平臺的建設中,讓第三方能從中得到切實的好處,做到共同發展、共同盈利,這才能決定一個開放平臺的成敗。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