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信息化從當初的嶄露頭角,已然發展到目前的勢在必行。跨越式進步的移動通信技術必須找到“伯樂”,才能成為“千里馬”。企業運營管理中糅合移動通信的移動性、個人性、實時性,實現隨時隨地的辦公信息化應用,都將快速地帶動企業發展的步伐。同時,企業管理軟件也將生出信息化的移動“翅膀”,肩負提升企業管理的使命。
“一碗小米,一架步槍”打天下的影卷將不會只有黑白色,“一個無線移動網絡,一個管理軟件”與國際企業接軌的將會是“七色”俱備。
企業高層是移動化的根本推動力
企業移動信息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但要說最根本的推動力,應該是企業的高層率先提出移動化的需求。
移動化、平臺化的應用發展并非把現有的信息系統替換掉,移動信息化或者移動應用是對于終端應用的改變不是在創造新的業務系統,它是讓后臺系統采用新的數據采訪方式交互,而且在新的互換中創造新的業務價值,但不是重新創造一個系統 。
而移動信息化與現有的系統進行對接,第一、除了規范以外包括管理規范、審計,同時要在管理方面做好準備;第二、 在接入方面做好準備。
標準規范是未來前進的方向,移動信息化市場就是這樣, 移動信息化本身就是具有創新性,不斷變化的方向,在這方面給出標準很難。移動信息化創新太快,期望是最佳實踐指導,更多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參照物、更多的是事實規范,這是CIO部署移動信息化的最頭疼的 。
未來移動信息化是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2012年移動信息化發展方向平臺化、生態化是主流。2013年移動信息化平臺化仍然會持續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狀態,在諸多行業的論壇上,一些企業和用戶代表甚至將2013年定為企業移動信息化的大爆發之年。據他們分析,無論是行業的需求度、技術的成熟度、網絡環境、智能終端的處理能力以及員工的接受程度都達到了頂峰。其次,業務價值創新可能會在一到兩年,變成CIO考慮到移動化的首要因素。現在企業部署移動信息化是不得不的狀態,但是未來一到兩年就要做業務創新,移動化是最好的業務創新方式之一。
BYOD成為重要突破口
目前移動信息化如火如荼的發展,背后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突破口:BYOD。
Gartner最新報告預測,全球大約一半的企業將在2017年之前啟用BYOD自帶設備計劃并且不再向員工提供計算設備。
IDC在報告中也提出,2013年中國企業級移動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23億美元。但其實中國企業市場的移動化卻是“看上去很美”,企業網絡環境的復雜、IT系統的多樣性、業務流程,再加上現在由BYOD帶來的移動設備的安全問題一直是企業移動化發展的攔路虎。當然,眾多企業移動化服務提供商也已針對對應的企業環境推出了合適的解決方案,而BYOD或許將是企業移動化的一個切入點,因為不管企業是否接納或采用BYOD模式,它其實已經切實的進入到了企業中。
BYOD無疑是企業移動化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對員工而言,BYOD可以使得他們在高度定制化自己的工作設備,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工作,這遠比呆在公司辦公室更有創造性和主動性。而員工高效率的工作則保證了企業業務的發展。
在經歷了市場化的考驗之后,移動信息化領域的探索者們大膽的引入了BYOD的解決方案,允許員工使用自己的終端設備接入公司網絡。即便是企業需要背負大量的維護成本和安全性的風險,但是在個性張揚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策略極大的滿足了員工的個性化需求,很多企業借助這種方式取得了移動信息化探索過程中的階段性勝利。這的確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某企業CIO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有了員工喜歡用作為前提,移動化的戰略才能得以為繼。移動信息化的落地得益于BYOD政策得到主管及員工的認同和遵守,符合他們的習慣。同時確保有關計劃既符合公司政策,又符合員工對虛擬工作模式及設備靈活選擇的期望。
來源: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