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中心與云計算的風險回報分析


    時間:2013-07-15





      云計算已不僅僅只是一個流行語。云計算是真實的,它就在那里,IT經理是無法忽視它的存在的。事實上,有鑒于目前云計算的寬泛定義和多種形式,我必須指出,成為企業的云計算專家以保持對云計算的最新正確理解和精通該項技術是IT經理們的責任。


      云計算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夠根據變化的工作負載靈活、動態地為用戶提供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而無需讓用戶擁有哪怕只是一個硬件,這一點是令人激動不已的。細節決定成敗,而這些細節包括了定價模式、國際問題、服務中斷、云計算平臺上集成應用程序的兼容性以及平臺供應商的客戶服務等。


      如果能夠深刻理解相關問題,那么就能夠制定策略轉移任何的預測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夠考慮把特殊的計算處理/存儲需求遷移至這個云計算中。只有當企業能夠接受所有的好處、考慮所有的風險時,才能考慮這樣的云計算遷移,而只有當云計算環境中有一個能夠完全勝任的專家時,才會真正實施這樣的遷移工作。IT經理理所當然應成為這樣一個完全勝任的專家。


    ——Terremark 全球公司數據中心托管公司設施工程副總裁Ben Stewart


      云計算可以在商品硬件上進行應用程序服務水平擴展

      云計算并不是能夠解決所有IT部門發展問題的靈丹仙藥。有很多數據中心根本無法從云計算中受益。話雖如此,有一些特別區域需要IT經理明確地考慮云計算實施。如果你的應用程序能夠在商品硬件上運行并能較好地實現水平擴展規模,那么云計算就是你較好的選擇。


      如果你只是通過簡單地在你的基礎設施(如標準集成LAMP部署)上新增另外二十個節點來擴展你的資源規模,那么你應當嘗試一下把其中幾個節點遷往云計算幾個月,看看它是否適合你。此外,如果你擁有一個提供大文件服務的網絡服務(例如圖像或視頻文件),而在滿足存儲和帶寬需求方面有困難,那么至少對那些大文件使用云計算存儲是值得考慮的一個方法。


      云計算的另一個主要用途是臨時性增加資源容量。如果你的網站流量在大部分時間都是較為穩定的,而在短時間內、或周期性,又或者以可預測的方式(例如在每個月的月底或每個季度的季末)會出現流量高峰,那么使用云計算服務來有效補充你目前的基礎設施資源是更具成本效益的,因為云計算中的很多服務都允許你按需增減資源容量,而且只需為你所使用的資源支付費用。


      最后,如果你需要增加資源容量但又很難獲得大筆資金投資的預算,那么通過使用云計算服務來臨時性解決業務增長需求也許是一個好方法,而你則可以另覓它途來尋找實現更永久解決方案的預算。誰知道呢,也許一兩個月之后,你就會發現云計算正是這樣一個更好的長期解決方案呢。


    ——Quinstreet高級系統架構師、Linux作者Kyle Rankin


      云計算考慮及其風險

      我認為,云計算為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規模較小的公司可以得到最新和最偉大的軟件而無需支付與之相關的維護人員成本。大型公司也可以避免投入大筆的“單機”使用許可費用,并完成升級工作而無需費時維護數以千計的桌面系統。


      但是,對于更大規模的公司,我會指出辦公工具與業務應用程序之間的差異性。一方面,對于標準工具來說,特別是從總持有成本(TCO)角度來看,租用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另一方面,應用程序運行業務,而大多數企業都希望對應用程序進行定制并增加特定功能以提升有競爭力的優勢。


      異地托管關鍵任務應用程序總是有著這樣和那樣令人不快的副作用。首先,應用程序受到托管公司的工具和工作人員的限制。其次,一些托管企業在專用平臺上開發應用程序,從而也限制了用戶理解代碼的能力,更不用說選擇另一個供應商了。


      云計算實施的決策必須依賴于如下這些標準:

      安全性:你的客戶或企業的數據保密的重要性是怎么樣的?供應商是否支持相應的安全等級?托管公司與你的安全模式的匹配程度是怎么樣的?


      成本:你的公司必須在月租費和自托管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一些企業可能會比其他企業更早地達到盈虧平衡點。


      容量和服務水平協議(SLA):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容量并以某一合適的服務水平來支持你的公司業務?如果你的企業發展需求超出了最初的協議,那么是否有任何的處罰條款?如果供應商無法履行SLA,那么它們應采取何種措施?


      一個備份計劃:在某個地方有一臺挖土機可能會割斷你的光纖,所以風險無處不在。如果你與你的供應商失去了聯系,那么會發生什么情況?你是如何規劃和實施備份計劃的?


      災難恢復:如果你或你的供應商發生了一次災難事件,那么會發生什么情況?


      控制:你的企業是否需要控制軟件版本,誰會得到什么,何時?


      B計劃:無論何時考慮如何把相關應用遷回企業內部或遷往另一家供應商都不會嫌早。


    ——大型機專欄作家、lead系統程序員Robert Crawford


      針對云計算潛力,檢查所有低優先級的內聯網應用程序

      IT經理應當關注把他們的內部基礎設施轉成“軟件即服務”(SaaS)和現在的“云計算”的全過程。如果你的電子郵件并不在云計算中,那么應當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如法規)可防止使用云計算電子郵件服務。


      你是否能夠在云計算中托管你的即時信息?文件共享和基本內部網功能是怎么樣的?即便是諸如SharePoint這樣的應用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從本質上說,你需要梳理你的內部網上所有的低優先級應用程序,并詢問把他們遷往云計算是否更便宜。


      在尋找遷往云計算的產品組合過程中,你仍然需要詢問為什么你應這樣做。列表頂部往往是成本較高的(包括前期和持續的,尤其是涉及升級和維護時),而靈活性和新功能都是由基于云計算的應用程序所帶來的。但是,如果沒有理由遷往云計算,千萬不要僅僅因為這似乎是正確的事而勉強這樣做:請確定你能夠真正證明云計算實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RedMonk分析師Michael Coté


      在實施云計算之前應進行一次充分的風險分析

      一個謹慎的IT經理應當考慮風險分析,他們真的應當充分認識到安全問題的困難性,這完全不同于私人數據安全。如果發生了違犯,會發生什么呢?如果公司歇業,那么會發生什么呢?你真的應當進行一次充分全面的風險分析。


      對于某些人來說,風險分析是否有效呢?當然,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還有很多其他情況,盡管供應商大肆吹捧,但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大型機用戶事業部CIO和前總裁Robert Rosen


      選擇虛擬化而不是云計算來博弈硬件需求

      就目前而言,我并沒有看到云計算實施的需求,那只不過是一小部分遷移至網上辦公和電子郵件網站(例如Google Apps和Gmail)的要求。我所認識的大部分IT人士都喜歡直接管理他們的大部分基礎設施以便于提供確保等級的服務、可靠性和性能。服務并不是被外包給“云計算”,而更多的是被保留在企業內部和被轉移至虛擬化的硬件。此舉降低了電力和系統維護的成本,但與此同時也保留了直接的控制和問責制。


    ——SunHELP.ORG的高級系統管理員Bill Bradford


      云計算:一如既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